疫情掀起全球迄今超過一年的筆電缺貨潮,近期台灣疫情再度爆發,各種遠距辦公、教學的筆電也奇貨可居。

在這股風潮當中最得利的業者之一,是全球PC一哥聯想(Lenovo)。該公司去年出貨量創新高,5月27日更公布一張「雙新高」年報。相較於對手惠普(HP)獲利衰退,該公司不僅營收首度衝破600億美元,淨利更大增77%。

然而,這張成績單的幕後推手,卻是一個讓台灣又愛又恨的人。

他是聯想營運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相較台灣PC界「雙施」施振榮、施崇棠的溫和形象,這個義大利人作風強勢,是業界褒貶最兩極的人物。

小檔案_蘭奇

出生:1954年
學歷:杜林理工大學
經歷:德儀筆電事業南歐、中東、南非地區總經理;宏碁歐洲總經理、執行長
現職:聯想集團營運長
成績單:任職宏碁執行長期間,將宏碁推上世界第2大PC品牌;加入聯想10年期間,聯想7度登上世界第1大PC品牌

他戰功彪炳。他在擔任宏碁執行長6年期間,一手把這家市占率僅3%的品牌,一路拉拔到世界第二;後來加入聯想,只用了3年,就把該品牌推到世界第一。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形容,他是當今PC產業,「最擅長『把二軍變一軍』的人。」

但,他也惹人非議。他的勝利方程式,被人說是用「塞貨」給通路商的方式,硬衝出貨量;而當年他從宏碁領走近13億元離職金,竟轉身投效敵營聯想,甚至回頭挖角老東家多名經理人,引發業界撻伐。

如同三國時代的曹操,拿下了最多的天下,評價卻毀譽參半;今年9月即將退休的蘭奇,堪稱現代PC產業的一代梟雄。

「我加入聯想不是因為(要復仇)宏碁,是剛好有個機會跟(聯想集團執行長)楊元慶談話,發現他跟我對夢想跟願景很吻合。那個夢,就是(要做)世界第一!」蘭奇接受商周獨家越洋專訪時表示。

外界雖批他「塞貨」
這套手法卻把品牌推上頂峰

為什麼,他無論在哪家公司都能把品牌推至世界頂峰?

蘭奇的野心很大,但卻是從其他領導者不看重的細節,堆疊出成功。

他最為人知曉的,是對通路的運籌帷幄。批評他的人,形容此手法是「塞貨」,認為他不管終端實際需求、快速大量交貨給通路,只為讓通路商的貨架上塞滿自家產品,藉此阻擋對手,並創造亮麗出貨數字。

然而,一位通路出身、觀察蘭奇多年的老宏碁人指出,「經營通路,不是貨塞過去就沒事,」他強調,「重點是,通路要願意賣你的貨,你還要想辦法幫通路商把存貨賣掉,那才是學問!」

注重數字、細節管理
5份以上數據比對、做決策

蘭奇解題的方式是:創造一個品牌商與通路商「互利」的生態。他深知通路商利潤微薄,因此主動將自己身為品牌商的利潤「讓」給通路,當通路知道賣他的貨能賺錢,甚至能「預測自己能賺多少錢」,就越願意賣他提供的產品。

這策略看似簡單,背後卻需要縝密的數字管理支撐。

相較多數電腦品牌以始為終、用「成本」向通路商定價;蘭奇卻是「以終為始」,先把自家產品淨利率控制在2%,再往回推算餘下的利潤,多少能讓利給通路商?多少要保留做為促銷費用、或壓低產品價格?

但這只是第一步。比起多數電腦品牌經營者,重視產品,較不在意被視為「細節」的通路和財務;蘭奇為了「幫通路把存貨賣掉」,他的桌上,永遠有超過5份數據,如:通路的進貨量、賣出量、庫存量、售價、產品生命週期,供他隨時交互比對、以此決策。

不僅如此,為了確保通路商不會削價競爭,造成市場價格混亂,他除了監控通路售價,還會依不同的通路規模,設計分階層的激勵方案。「他那套模式,需要非常細膩的財務精算,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讓自己虧損,」一名研調機構的資深分析師說。

「為什麼我可以跟他配合這麼好?因為不管業務跟營運,他都是用數字在管理。」與蘭奇共事超過20年、曾是宏碁財務長的聯想資深副總裁杜哲民說。

他用細節、數字鋪成路,通往那個叫世界第一的終點站。而這背後支撐他的,其實是迥異於外界對南歐人刻板印象的性格。

他雖出身義大利,卻沒有南歐人的熱情與浪漫。「他隨時都在上班,連開車也在用電話上班,我當時就覺得,哇,這傢伙生產力之強!」林憲銘是蘭奇在宏碁的第一任主管,他說他對蘭奇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人工作狂的形象,不僅常常在辦公室待到深夜,連不在辦公室的時間也不放過。

不像一般歐洲人活潑外向,所有與他交手過的人,幾乎都形容他「沉默寡言」、「內向」。

「不管我們開會或吃飯,他一直是不苟言笑、不是outgoing(外向)的那種人。」認識蘭奇逾20年的仁寶副董事長陳瑞聰觀察,「他的沉默,讓他對事情能夠思考更深入,觀察更入微。」

曾有一次,和碩營運長姚德慈跟蘭奇在米蘭午餐,兩人吃到一半,蘭奇突然問她,「妳覺得後面那桌,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姚德慈問他為何這樣問,蘭奇說,「我只是在想,米蘭最近是不是有什麼活動?所以才會有亞洲人來。」

「我解讀他的潛台詞是,『最近環境是不是有什麼變化?』」姚德慈說當時蘭奇的回答帶給她很大震撼,「原來,做到他那個位置,是要從身邊細微事物觀察市場變化。」

陳瑞聰舉例,當年,華碩推出全球第一台小筆電(NetBook),多數品牌還在觀望,「蘭奇看了以後,認為這個產品非常有潛力,」便拍板要在半年內量產,而且推出時不能是一台、必須是全系列。結果,宏碁後發先至,成為小筆電出貨冠軍,市占率因此衝上世界第二。

「沒有規模,不會贏!」
用量致勝,酒莊經營也套用

無論看準趨勢、大軍壓境進攻,還是衝出貨量,總愛把「世界第一」掛嘴邊的蘭奇,規模,就是他做生意的信仰。

「沒有規模,你就不會贏!(Without scale, you cannot win!)」蘭奇用彷彿財務長的口吻對我們細數,「要有規模,你才能擁有財務優勢,還有(向供應鏈)議價優勢,公司才有資源研發、吸引人才,」他說。

「所以我總是說,做大、變大、當第一,是要『贏』非常重要的路,」他強調。

但,這個「夠大才會贏」的思維,卻也是他當年與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時任董事長王振堂發生衝突,導致他被「請走」的導火線。

「(當年)我曾經提出勝利方程式要改變,」施振榮不諱言,他雖然始終覺得蘭奇是人才,「但在我看來,(當時)他的生意模式要調整,他是用『量』做思考點,可是『量』並不能造就成功。」

蘭奇不願評論外界的批評,只反問,「我不知道當初停止一切的理由是什麼?」他後來加入聯想,用該品牌七度坐上PC市占第一、獲利創新高的成績單,證明自己沒有錯。

通往成功的路徑有千百條,蘭奇用近乎偏執的態度,以四十年時間,把他對規模的信仰,極致貫徹。「人一定要有夢想,你要知道你的人生該追求什麼,有了夢想後,你還要計畫如何一步一步的達成這個夢想,」他說。

他有多執著規模?今年九月,蘭奇將解甲歸田,回到家鄉杜林經營3座酒莊,他說,紅酒業是農業,只能跟著季節時令,快不得,不像科技業只能快不能慢,他想換一個生活節奏。

不過,話鋒一轉,他又以一副生意人的姿態對我們說,「其實喔,PC業跟紅酒業的差別不會很大,除了都要有好的產品,當然,你還要有規模。」

蘭奇站在退休後將經營的酒莊,回憶兒時父親常開車帶他來這個酒莊的所在地皮埃蒙特買紅酒,因此種下了他想擁有一座酒莊的夢
蘭奇站在退休後將經營的酒莊,回憶兒時父親常開車帶他來這個酒莊的所在地皮埃蒙特買紅酒,因此種下了他想擁有一座酒莊的夢。(來源:聯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