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少年時期一直到出社會,人生過得並不順遂,不斷與挫折和失望打交道。中學考試考砸了兩次,還染上肺結核,必須臥病在床,結果大學考試一樣以失敗告終,之後去找工作,也找得不盡理想。

不過,其中只有一件事,彷彿烏雲罩頂下的一道亮光,順利到令人驚訝,那就是我高中時,曾做過「兜售紙袋的小販」。

我的老家從戰前就以印刷一行維生,家舍與工廠卻在二戰即將結束前,被空襲燒毀殆盡。一向腳踏實地工作的父親,突然失去了家,整個人變得有如行屍走肉一般,母親只好把自己的和服等嫁妝拿去變賣,辛苦支撐家計,想盡辦法養家。

就算這樣,當時高中生的我,還是過得悠悠哉哉,放學回家的路上,總是和朋友在空地上興高采烈地打棒球。看不下去的母親,有天對我這麼說,「我們家沒辦法讓你跟那些一起玩的朋友一樣。都高中了,不能只想著玩……」

看著母親悲傷的表情,我大受打擊,立志要「幫助家計、守住家庭」,於是對父親提議,要製造並販售紙袋。

以前我家經營印刷廠的同時,也製造紙袋。印象中,父親會用類似菜刀的大刀,一口氣把一大片的紙裁斷,然後雇用附近的嬸嬸阿姨們來摺紙、塗漿糊。

我想起從小看到大的這一幕,思考著讓父親重新製作紙袋、我再把紙袋拿去外面兜售的可能。

父親把十幾種大小不等的紙袋做好後,放入一個大竹簍,我利用平日下課後,以及禮拜天從早到晚一整天的時間,騎著腳踏車載著大竹簍,在鎮上來回兜售。

一開始我毫無計畫,就決定先去鎮上糕餅舖等店家試試,來來回回中繞出心得,憑藉自身經驗把鹿兒島市分成七個區域,以一週為單位,順時針輪流,每天拜訪一個區域。還說服批發行寄賣我家的紙袋,有賣出去才來收錢,費盡心思就是要讓紙袋銷售出去。

最後終於接到其他糕餅鋪的訂單,我和父親變得異常忙碌,需要雇用其他員工才忙得過來。還傳聞因為我家紙袋賣得太好,迫使來自福岡的紙袋業者,不得不退出這個市場。

全然門外漢的高中生,竟能把生意做得如此成功,這個寶貴的經驗,也成為我日後經營公司的原點。

這段期間我做其他事情都不順利,為什麼唯獨「兜售紙袋的小販」能成果斐然呢?多年後回頭想想,我才發現箇中原因。

因為其他事情幾乎都是為了私慾、為了明哲保身、為了獲得他人好評,總體而言,就是「為了自己」而做;兜售紙袋這件事,則是基於幫助家計、守住家庭等「為他人著想」的想法而進行的。換言之,其中存在「良善動機」。

唯有在利他的基礎上 才能建立成功的家

只要動機「良善」,事情自然會朝順利的方向發展;倘若動機出於自私、邪念,就算再怎麼努力,事情一樣一籌莫展。

我一開始把創立京瓷的目的,設定為「把我擁有的技術公之於世」。我想要讓世人都知道我所開發的新型陶瓷材料與技術,並運用這個技術,製造出更棒的產品─這就是我們的任務,也是公司存在的意義。換句話說,京瓷是我這個技術者,基於實現夢想的動機所創立的公司。

然而,就在創業第三年的某一天,因為發生了某件事,讓我不得不重新檢視公司存在的意義。

這件事就是,十名前年才剛進公司的高中畢業員工,突然一字排開站在我的辦公桌前,遞交給我一份「請求書」。書中提到升遷與分紅等待遇的改善,連將來生活的保障也一併納入要求。他們還說,「若不答應這些條件,員工集體請辭。」

公司才剛成立不久,根本沒辦法全數採納他們的要求,若承諾辦不到的事情,也是不誠實的行為。

於是我帶他們回到我當時住的,只有三個房間大的公營住宅裡,使出渾身解數不斷說服他們。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促膝長談,終於說服所有員工,卻也讓我當晚變得徹夜難眠。

「原來經營公司是這麼一回事,我好像惹上一個大麻煩!」我胸口一直被這樣的想法堵得發慌。

我從小生長的鹿兒島老家,以及父親經營的印刷廠,在二戰即將結束前,因為空襲被全數燒毀,戰後母親只能拿出和服變賣,才得以養活我們七個小孩。

父母在如此艱困的環境下,還硬著頭皮供給我讀到大學。因為這個緣故,我開始工作後,每個月一定會寄給家裡安家費,一次也不曾漏給過。

光是照顧家人就這麼辛苦了,現在還必須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員工,保障他們的生活以及將來,每當這麼一想,就會冒出後悔的念頭,「早知道當初就不要開公司了。」

不過,仔細思考後,我得到一個結論。所謂公司,並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必須保障員工的生活、讓他們擁有幸福的人生,這才是公司的使命,也才是經營的意義。

當我這麼為公司下定義後,頓時心病全消,宛如撥雲見日,心境變得坦蕩開朗,遂心念一轉,決定把公司的使命定調為「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的幸福」。

先為身邊的人盡心盡力

因為發生了這些事,使我徹底捨棄當初創業時所抱持的個人想法,把京瓷存在的意義,從「利己」,變成「利他」。也就是說,這是身為經營者的我,徹底轉變的瞬間。

如果我還是堅持不改當初創業的理念─把我擁有的技術公之於世,京瓷應該就無法發展成現今規模這麼大的企業了。而後,京瓷的急速成長,都建立在「為了全體員工幸福」這個堅固的利他基礎上。

公司存在的首要意義,是為了在其工作的全體員工,而經營的目的,在於實現全體員工的幸福。這是經營學上最根本的利他精神,以此思維經營公司,員工會產生共鳴、表示贊同,會不惜餘力協助公司發展。

再怎麼不起眼的利他行為,都會伴隨著慢慢萌芽的利他之心,當這顆心成長茁壯、開花結果,便會使人類最高貴、最善良的行為不斷繁衍。

我人生第一次出現的「利他行為」是什麼呢?我想到了當我還是小學生時,身為孩子王的我,經常帶領好幾個孩子一起玩的事。

母親總會為放學回家、書包一放就溜去玩的頑皮兒子,準備點心。那一回,她為我煮了一整鍋的番薯,以當時來說,那可是人間美味。

熱騰騰的番薯,看起來實在太誘人,好想馬上拿到嘴邊猛啃,但我馬上克制了這個念頭,先把番薯分給同伴們,剩下的才是我的份。現在想想,那可是當時身為孩子王的我,所展現的最大「體貼」。

以他人為先,自己擺後面,是純樸單純的行為。這麼不起眼的行為,正是我「利他之心」萌芽的開端。

書籍簡介

心。人生皆為自心映照
作者: 稻盛和夫
譯者: 吳乃慧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07/07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鹿兒島。鹿兒島大學工學院畢業。一九五九年創立京都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現稱京瓷),擔任過社長、會長,一九九七年擔任名譽會長。一九八四年創立第二電電(現稱KDDI),擔任會長,二〇〇一年擔任最高顧問。二〇一〇年就任日本航空(JAL)會長,歷經董事長、名譽董事等職務後,二〇一五年擔任名譽顧問。一九八四年成立稻盛財團,創辦「京都賞」,每年表彰對人類社會進步發展有功人士。著有《生存之道》、《京瓷哲學》、《稻盛和夫工作法》、《如何思考》、《稻盛和夫的實學》、《稻盛和夫的哲學—人為什麼活著》、《高收益企業》、《從零開始挑戰》、《活下去的力量》、《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經營者人格的14堂課》等書,著作不計其數。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