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是恢復健康與活力最好的靈藥,能透過所有想像得到的生物途徑發揮作用。——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編按:《為什麼要睡覺?》(Why We Sleep)作者)

尚恩(Sean)是一位患者權益倡議人,專門為疼痛患者發聲,他在英國康瓦耳(Cornwall)參與多個同儕支持及患者安全團體。他曾於2019年向英國上議院報告自己服用疼痛藥物的人生經歷。3年前的尚恩服用高劑量類鴉片等各種神經疼痛藥物剛屆25年,當時他幾乎過著離群隱居的生活。這一切的肇因是尚恩32歲時接受的疝氣修補術,而網膜附近的疤痕組織出現神經損傷。

我最近和尚恩聊到,他回想當初以為這只是常見的疝氣修補日間手術,不幸的是,第1次手術後馬上就出現神經疼痛。醫生猜測是結疤所造成,之後又進行兩次探查手術 ,查看能否將神經從疤痕組織中分離出來。最終醫師決定已經無法再進行其他手術,於是尚恩只能學習與疼痛共存。

尚恩表示:「類鴉片害我整天意識模糊。我不斷吞藥,當時服用的藥物包括杜憂停、諾催泰林、佳巴本汀(編按:抗憂鬱、抗痙攣藥物名稱),後來嗎啡用量來到1天160毫克,還搭配嗎啡液,但都沒有用。最糟的是,我完全無法入睡,毫無生活品質可言。我沒辦法連續睡超過兩個小時,總是會被痛醒。」

尚恩描述自己求診於一個又一個外科醫生,後來被轉介到疼痛診所,嘗試過許多疼痛藥物和強效類鴉片。尚恩原本體態勻稱、健康,以擅長滑水、網球及駕駛帆船自豪,到後來多數日子連踏出家門都辦不到,在家裡也無法幫忙負擔任何家事,尚恩深感挫折,身體機能與生活品質一落千丈。

我們知道,睡眠常受疼痛影響。不過這2年多來,尚恩已經停掉所有藥物,他運用正念及運動/呼吸技巧,現在每晚能睡上7個小時以上。他仍會感到疼痛,不過尚恩說,他把疼痛「埋在衣櫥深處」。他沒有服用任何助眠及疼痛藥物,他是怎麼辦到的?睡眠和疼痛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

你可能想當然耳地認為,疼痛顯然會干擾睡眠,不過研究顯示,恐怕不是疼痛導致失眠,而是失眠造成疼痛。本章將說明一夜好眠何以是達成無痛思維、降低疼痛的重要策略。

首先,我們來做個小型睡眠評估,檢視你有無潛在的睡眠問題 :

(來源:《無痛思維》)

睡眠與疼痛之間存在重要關聯。一般建議平日和週末的睡眠時數差異不要超過1個小時,每日睡眠長度約在7至9小時之間。你的表現如何?

如果有3道(含)以上問題的答案是「是」,那麼對你來說,調整睡眠應會對克服疼痛很有幫助。

睡眠週期

典型、不受干擾的8小時睡眠會經歷不同睡眠週期。睡眠週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可以觀察到快速眼球移動的快速動眼期(簡稱REM),另一則是非快速動眼期(簡稱NREM)。非快速動眼期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4個階段,第四階段是最深沉的睡眠。

典型睡眠結構/每夜睡眠週期數量。(來源:《無痛思維》)

(來源:《無痛思維》)

在每晚8小時的睡眠中,睡眠週期通常會循環5次,每個週期持續約90分鐘。在一個週期中,快速動眼期與非快速動眼期的時間比例通常是2比8,不過在睡眠前半段,非快速動眼期的時間較長,因此如果你較晚入睡,快速動眼期就容易被犧牲掉。本章稍後將進一步說明缺乏非快速動眼期睡眠的影響。

在8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快速動眼期只占了1/5(不到2小時),夢境也通常是在此期間出現。研究人員認為,作夢不只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件,而是大腦活動的一個重要面向,目的是維持平衡與良好機能。

疼痛如何干擾快速動眼期及非快速動眼期

我們需要非快速動眼期來清理或移除一天當中所形成的多餘神經連結,而快速動眼期則負責強化其他重要連結。

以慢性疼痛來說,瞭解睡眠週期相當重要。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時間及品質都會降低,而首先流失的通常是非快速動眼期的部分。由於非快速動眼期負責移除多餘的神經連結及突觸,因此假如睡眠品質不佳,縮短非快速動眼期,那麼多餘的連結與發炎就有機會繼續蔓延。非快速動眼期睡眠的深層階段正是大腦及身體的細胞進行修復與更新的必要時期,但疼痛患者的睡眠難以進入第三或第四階段。研究發現,纖維肌痛及廣泛疼痛患者尤其欠缺慢波睡眠,也就是第三、四階段的深層睡眠 。

慢性疼痛患者缺乏能有效恢復精力的睡眠,這是導致健忘、腦筋渾沌等常見記憶問題以及疲勞、疼痛的原因之一。

一項研究檢視奧地利121位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品質。研究人員統計發現,超過6成的研究參與者表示睡眠斷斷續續,將近3成表示睡眠不足5個小時,近4成表示有延遲性入睡的現象,也就是必須躺在床上接近30分鐘才能睡著 。

研究人員發現,慢性疼痛患者的睡眠品質會大幅受到影響。心理因素及患者經歷疼痛的方式也都對疼痛與睡眠品質間的關聯造成重要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管控心理因素能對疼痛與睡眠的關聯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人員綜觀18項研究,檢視疼痛與睡眠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並作結指出,睡眠問題通常早於疼痛出現,而且可能提高慢性疼痛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指出,只要提升睡眠品質、延長睡眠時間,症狀就可望獲得改善。

睡眠剝奪與疼痛

關於睡眠剝奪,目前研究證據越來越明確:剝奪睡眠會提高當事人的疼痛敏感度。研究人員於2015年進行一項強制喚醒研究,一組參與者會在一夜8小時之間被隨機喚醒(並要求保持清醒一段時間,實際睡眠時間280分鐘,清醒兩200分鐘),另一組的總睡眠時數較短(不到8小時),不過可以連續睡眠280分鐘。與睡眠時數較短的組別相比,隨機被喚醒者的疼痛感更為劇烈,顯示睡眠週期遭到中斷的負面影響更大。


疼痛與睡眠的關係

超過6成的疼痛患者表示自己睡眠品質不佳,關節炎患者睡眠品質低落的比例更高,另一方面,5成的失眠者有慢性疼痛症狀 。睡眠障礙的癥狀包括睡眠間斷、睡眠效率下降、慢波睡眠縮短 。

睡眠不佳的原因眾多,包括:

  • 難以入睡
  • 睡眠中斷
  • 提早醒來
  • 醒後精神不濟

疼痛可能是以上問題的根源,也可能使情況惡化。睡眠與疼痛會交互影響,睡眠不佳可能導致疼痛,有時疼痛出現前,睡眠障礙就已經持續好幾年。睡眠模式紊亂的現象相當普遍。有時患者是在睡眠模式紊亂出現幾個月、甚至數年之後才診斷出纖維肌痛等慢性疼痛 。醒後精神不濟當然是睡眠紊亂的重要跡象之一,而且會導致疼痛惡化。一項研究調查近1.5萬名挪威女性,結論指出睡眠障礙可以當作10年之後是否出現廣泛疼痛及纖維肌痛的預測指標 。整體來說,研究結論似乎顯示,與其說疼痛導致睡眠障礙,更符合事實的說法是睡眠紊亂造成疼痛。總而言之,睡眠品質不佳會使疼痛體驗惡化,這點無庸置疑。

大規模人口研究觀察出一項重要趨勢,若個人有睡眠障礙問題,我們可以預見未來可能有慢性疼痛的新病舊疾發作,但慢性疼痛不一定會導致睡眠問題。我們很有把握認為睡眠問題可以預測疼痛,也就是說,假如能矯正睡眠、提升睡眠品質,那麼疼痛問題也能獲得改善,甚至完全避免。

疼痛失眠問題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疼痛系統密切相關,因此睡眠障礙也會連帶影響其他多個系統,造成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也就是判斷戰或逃並分泌壓力皮質醇的系統) 。

雖然交感神經系統是所有人都具備的重要機制,目的是確保個體生存,可在危急時刻分泌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協助我們度過危機,不過如果交感神經系統長期處於活躍狀態,對身體有害無益。

高壓會使大腦發炎,不只影響大腦,還會波及身體,降低整體免疫力。這具有以下含意:以流感疫苗或新冠肺炎疫苗為例,如果我們有一夜好眠,疫苗就能在體內產生更多抗體。但如果睡眠遭到剝奪,免疫系統就無法召集足夠防禦,因此我們會持續暴露於感染流感或病毒的風險中。

高血壓及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也會因為睡眠剝奪而提高。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會導致體內長期瀰漫腎上腺素及皮質醇。但如果能睡上7至9小時,這些變化就能回復,中斷交感神經系統的負面循環,提高生長激素、降低皮質醇分泌。除了造成疼痛,睡眠縮短也會降低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提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及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好消息是,改善睡眠就能回復以上所有變化。一夜好眠能提高控制衝動的能力、降低皮質醇分泌、安撫交感神經系統、提高生長激素分泌、提升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

以上現象之所以和疼痛相關,是因為糖尿病、肥胖及心臟病發作等疾病都是額外的焦慮來源,本身就是導致慢性疼痛的潛在因素。

書籍簡介

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作者: 迪帕克‧拉文德蘭

原文作者: Deepak Ravindran

譯者: 林怡婷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1/12/15

作者簡介

迪帕克‧拉文德蘭 醫師(Dr Deepak Ravindran)

  協助人們克服疼痛已有20年經驗,是英國少數擁有肌肉骨骼醫學、疼痛醫學及生活型態醫學3項認證的顧問醫師。任職於英國雷丁皇家柏克夏英國國家保健局基金會信託醫院(Royal Berkshire NHS Foundation Trust),擔任NHS疼痛醫學及麻醉科專任顧問醫師。

  2015五年協助開設疼痛與脊椎整合服務,為西柏克夏地區提供社區疼痛服務,獲英國風濕協會(British Society for Rheumatology)頒發「新興最佳做法」獎,並入圍《健康服務期刊》(Health Service Journal)獎決選名單。其團隊更於2017年贏得格蘭泰國家疼痛一般患者教育獎(Grunenthal National Pain Award for General Patient Education)。

    2016年起於雷丁大學(University of Reading)擔任客座講師,撰寫多本疼痛管理手冊中的諸多章節或為內容提供建議,成為醫療照護專業人士及患者支持團體的重要參考資源。

  拉文德蘭醫師是印度傑出高等教育專科學院JIPMER麻醉暨疼痛醫學系的大學金牌獎章得主,後於牛津完成麻醉科訓練,並於倫敦大學學院擔任疼痛科研究醫師。

  近來因應新冠疫情,協助開設柏克夏新冠肺炎長期症狀整合服務(Berkshire Long Covid Integrated Service),為當地醫療照護體系提供新冠肺炎後續症狀照護管理。現與太太及兩名子女居於柏克夏。

譯者簡介

林怡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譯有《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哈佛醫師教你喚醒自癒力》、《直覺行銷》等書。


責任編輯:鍾守沂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