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少子化、超高齡的社會來臨,越來越多「鰥寡孤獨、老病久衰」的長輩,老年憂鬱症將成為社會的一大隱憂。

到底什麼是老年憂鬱?老年憂鬱和一般人的憂鬱有差嗎?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級主治醫師、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景瑞醫師為大家解析:

什麼是老年憂鬱?

長輩出現行動遲緩、冷漠等情況,家屬可能會擔心是否是失智症的症狀,但其實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長者行動遲緩、不理睬家人,甚至對重大事件無感,這些症狀都可能是憂鬱症的表現。

憂鬱症的冷漠與失智症有著類似之處,因此鑑別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家屬應該留意長者的情緒變化、及時求助醫生,透過治療,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得到改善。

老年憂鬱和失智差在哪?

根據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資訊指出,老年憂鬱症常與老年失智症混淆,因此可以參考以下狀況初步判斷:

  • 憂鬱症初始發作時間較清楚;失智症較模糊。
  • 憂鬱症也會有認知功能的缺損,但少見失語症、失寫症等狀況。
  • 憂鬱症患者不管新舊記憶都一樣差;失智症患者則是記得以前的事,新事物無法記住。
  • 憂鬱症患者強調失能;失智症患者掩飾失能。

老年憂鬱量表,馬上檢測

和年輕型憂鬱有什麼差?

憂鬱症在長輩的表現和年輕人有所不同,當年輕人出現憂鬱症症狀時,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哭泣」等情況,而老年人的憂鬱症則可能呈現出「冷漠、冷淡」的特徵。

另外,一些老年人可能會表現出極端的焦慮情緒,像是覺得「自己快死了」、到處看病拿藥等慮病想法與行為,這也是老年憂鬱症的一種表現。此外,部分老年人也可能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等症狀,與失智症相似。

為何老年憂鬱較年輕型憂鬱症更難治療?

老年憂鬱症較失智症的治療效果要好,只要患者願意接受治療,就有機會改善病情。但,老年憂鬱症的病人往往比失智症更難帶來就診,特別是那些極端焦慮或冷漠型的患者。建議家屬,可以找患者比較熟悉的醫生(如家庭醫生、老年科醫生或內科醫生等)尋求幫助。

有些醫師可能會直接開立抗憂鬱劑給患者,先改善心情,一旦開始治療並看到改善,他們通常會更願意接受後續的治療,這也能給家屬和患者帶來一絲希望。

老年憂鬱症在治療上較年輕型憂鬱症困難,有3個原因:

1.長輩痼疾多

老年人通常有多種身體疾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疾病可能會與憂鬱症的治療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憂鬱症常見的身體症狀之一是便秘,而很多老年人恰巧也存在這個問題;他們因為便秘而緊張,不敢吃太多食物,甚至會擔心到處看醫生。

然而,很多藥物本身也會引起便秘,導致老年人更加不舒服。治療老年憂鬱時,醫生需要考慮這些因素去選擇合適的藥物,這使得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2.營養不良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腸腦軸線」」——腸道健康與大腦功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因此,保持腸道健康對於治療憂鬱症至關重要。

然而,許多老年人可能由於擔心腸胃不適而不敢進食,導致營養不良。這種情況下,憂鬱症的症狀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形成惡性循環。

3.沒體力活動

綜上因素,身體疾病加上營養不良,讓體力變得更差,便秘狀況更為嚴重。此外,也會導致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越來越退化,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因此,治療老年憂鬱症不能僅僅依靠藥物,還需要營養補充和適量的運動。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需要理解並認識到這些困難,並在治療過程中加以應對。

*本文獲「良醫健康網」授權轉載,原文:家中長輩開始會說「別人卡好命」,可能是「老年憂鬱」!一張「老年憂鬱症量表」馬上測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