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一篇〈我家長輩不打AZ疫苗,該怎麼勸?〉(完全出乎本人預料!)的爆紅後,不少網友們,還是留言發問:
我有高血壓可以打嗎?我有中風血栓過可以打嗎?我有這個病、我有那個病、我在吃這個藥、我心情不太好(??),這樣我還能打嗎?
其實我們幾個台大醫科的同學和好友,大家各自寫出了「#各自科別的建議」,現在正在陸續更新上線!!!這份檔案不用全看,挑你自己有關的那一塊,認真讀就好。簡單清楚明白,每張圖一分鐘大概看得完,希望傳達給大眾正確的知識!
如果您看完覺得實用、有幫助,也歡迎大肆分享,讓慢性病的民眾更有信心打疫苗,我們能提早打贏這場病毒戰爭!
為了讓民眾能更簡單清楚明白疫苗對自己的重要性,並更直接地回應相關疑慮,我們請各科專科醫師,根據專業與現今的臨床指引,提供各類患者,最切中需求,最容易吸收的說明。

編按:李建霖醫師為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編按:吳培甄醫師為台北馬偕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吳志仁醫師為馬偕醫學院專任教授、台北馬偕紀念醫院腎臟內科主任。

編按:謝佳珍醫師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任呼吸照護中心主任。

編按:黃懷萱醫師為台大內科部主治醫師。

編按:馬維力醫師為台大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編按:謝函潔醫師為神經科專科醫師;陳志弘醫師為神經科專科醫師、成大醫院中風中心召集人。

編按:謝函潔醫師為神經科專科醫師;蔡景仁醫師為神經科專科醫師、成大醫院神經部教授。

編按:戴逸承醫師為義大醫院神經內科專科醫師。

編按:林敬為醫師為奇美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編按:郭彥麟醫師為精神專科醫師;陳柏熹教授為成大精神科教授。

編按:郭明杰醫師為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家醫科醫師。

編按:胡殿詮醫師為小兒專科醫師。

編按:邱彥程醫師為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編按:謝旻蒼醫師為嘉義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

編按:蔡明劼醫師為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

參考資料:台灣婦產科醫學會(COVID-19疫苗孕婦諮詢要點、Moderna COVID-19疫苗孕婦接種須知0622初版)、美國CDC、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

參考資料:台灣婦產科醫學會(COVID-19疫苗孕婦諮詢要點、Moderna COVID-19疫苗孕婦接種須知0622初版)、美國婦產科醫學會
編按:莊茵婷醫師為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參考資料:美國精神科醫學會聲明、NIDA
編按:陳亮妤醫師為成癮專科醫師、昆明防治中心主任。
溝通很難,選擇很難,但真正最難的是焦慮,與化解焦慮的信任。
本文為一群醫師同學與朋友,透過醫學衛教平台灣ê靜心課 (臺灣精神醫學大眾資訊網)提供資訊。
代表作者胡殿詮醫師為編輯詢問之授權窗口,其他醫師簡介均列於文中。
胡殿詮醫師經歷簡介
台灣大學醫學系學士
中華民國小兒專科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總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研究醫師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會員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及免疫學會會員
*本文獲「胡殿詮醫師」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