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2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第二名的心臟疾病、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的糖尿病、第七名的高血壓疾病,以及第十名的腎臟疾病通通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有關。大多數人都以為三高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等到40歲以後再來注意就好,對此,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以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翁國昌卻異口同聲提醒:「20歲就該開始檢測膽固醇!」到底膽固醇是什麼?對健康又有什麼危害呢?
什麼是高血脂?
相較於高血壓、高血糖,一般人對於高血脂則較為陌生。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可見,不知道自己血脂數值者竟高達七成以上。洪惠風表示,血脂主要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其他,雖然二者都是血液中的脂肪,但功能卻大不相同。三酸甘油酯是循環於血液中的中性脂肪,除了來自於食物之外,體內多餘的熱量如果沒有被消耗完畢,也會被轉化為三酸甘油酯,並且做為備用能量儲存起來;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及荷爾蒙的重要成分,負責人體許多生理功能。
好、壞膽固醇的差別在哪?
你一定聽過:「膽固醇有好、壞之分」,其實食物的膽固醇沒有好壞之分,血液的膽固醇才有分好壞之分!不過,膽固醇既然在人體裡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為何又會變成危害健康的大魔王呢?翁國昌解釋,膽固醇無法溶於血液之中,必須和脂蛋白相結合才能被運輸至身體各處,而這些包裹膽固醇的脂蛋白又分為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等多種型態。由於高密度脂蛋白會將膽固醇運送至肝臟代謝,就如同血管中的清道夫一樣,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又被稱為「好的膽固醇」;相反的,低密度脂蛋白會把膽固醇從肝臟帶到血液裡,當數量過多時就會堆積在血管壁上,進而造成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更可怕的是萬一斑塊破裂,並且剝落成為血栓,還可能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等病變,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又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減少血管垃圾堆積 才能維護血管壁健康
洪惠風常用「公路」來形容冠狀動脈,而中風或心肌梗塞就如同「土石流」一樣,想要避免土石流爆發,重點是做好血管壁的水土保持工作。他提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像垃圾一樣會堆積在血管壁這個垃圾掩埋場,日積月累之後,掩埋場的容量就會越變越小,一旦垃圾總量超出負荷,就是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時候。由此可知,只要將垃圾總量控制好,也就是避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斷堆積,就能減緩動脈粥狀硬化或狹窄的速度,甚至還有逆轉的可能性。
國人的膽固醇迷思?觀念不夠正確
「台灣對於高血脂症的管控成績並不理想,在亞太地區敬陪末座!」翁國昌語重心長的說。他指出,國人對膽固醇有太多迷思及不正確的觀念,再加上健保給付規範限制,多少影響了高膽固醇患者的治療成效。例如,很多人並不知道80%的膽固醇源自於肝臟合成,只有20%左右的膽固醇是來自於飲食等生活型態,因此,當聽到自己有膽固醇超標的問題時,就會開始調整或管控飲食,沒想到吃素吃了半天還是沒效。此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影響性也經常被輕略,因而錯失提早治療的時機。
及早採用藥物治療 發揮保護心血管功效
至於應該如何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二位醫師皆建議:「藥物是最有效的方式」。洪惠風表示,從臨床經驗來看,飲食控制、運動及減重等,平均只能降低8%左右的膽固醇,即使非常努力在各方面皆自我節制,最多也只能降低20%,而服用藥物可降低30-50%左右的膽固醇,若再加上針劑,甚至有可能減少80-90%的膽固醇,成效可說是非常顯著。翁國昌進一步補充,治療高膽固醇應掌握「低、早、久」等三大重點;「低」是指降低壞膽固醇的原則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過去雖有傳言指出若將壞膽固醇降得過低,可能會提高失智或缺血性腦中風等風險,但研究已證實並沒有這方面的疑慮;「早」跟「久」的意思則是越早使用藥物介入治療,並且治療時間越長久,對於維護心血管的健康效益越好。
許多人認為過了40歲才須留意膽固醇過高的問題,不過,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膽固醇和先天遺傳關係密切,臨床上也不乏年紀輕輕就出現膽固醇超標的病例,因此,洪惠風及翁國昌皆建議最好能從20歲就開始抽血檢驗膽固醇數值,才能越早發現問題,越早介入治療。並且,血脂控制應依照各人風險程度進行個人化管理,越高風險則應越積極管控。
本篇報導由賽諾菲贊助,衛教資訊僅供參考。有關個人健康狀況或疾病治療方面的問題,請諮詢專業醫療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