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初爆發時,許多人拿SARS為前例,推論房市會下跌,可低價撿便宜,賺3倍差價。

近期則有人推測,全球政府撒錢,帶動台灣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重演金融海嘯後,房價被熱錢推升的效應,當時台北市房價,5年上漲近5成。

但其實,上述這兩次經驗,這次,都不會重複發生。

當前的台灣房市,多空力量拉扯,比以往更複雜,並不單純是恐慌心理,或資金力量在主導市場。購屋需求、房屋供給、資金供給、台商回流、產業轉型,這些力量必須一層層檢視。

資金面》
超額儲蓄、台商回流,市場本不缺錢

先看資金面。寬鬆政策能把資金推向房市嗎?答案是:未必。

一來,根據主計總處預估,2020年超額儲蓄率將彈升至13.6%,已是連續7年總金額逾兩兆元;再加上疫情前,早就有上看8千億元的台商回流資金潮,以及低利率的金融環境,台灣本就不缺錢。

二來,上回QE正是政黨輪替、馬英九就任總統,有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開放陸客來台等兩岸紅利,與調降遺贈稅等政策利多,多面向助攻讓QE時期的房價有驚人漲幅。

2008年QE熱錢主要炒熱台北房市
2008年QE熱錢主要炒熱台北房市
2008年QE熱錢主要炒熱台北房市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今年雖有總統大選,由蔡英文連任,相對親美的政治發展情勢與房地合一稅,讓房地產利潤大減。一方面沒有兩岸紅利,也沒有新的政策利多,政策並沒有拉升房價的作用。

政大地政系教授林左裕3月初曾撰文警告,這一次風暴不一樣,要慎防停滯性通膨的最壞情況發生。如今面對歐美大國祭出QE撒錢,讓他更加憂心,因為疫情與QE效益對撞下,會讓「不動產等資產撐住或膨脹,但實體經濟跟民眾所得都衰退」的停滯型通膨風險大增,而這對長期房價無益。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分析指出,上次QE是解決金融問題,這次疫情影響,是從生產到消費,而且是全世界。熱錢沒辦法解決房市客戶因疫情不上門的燃眉之急,只會造成買賣方僵持不下、消費者期望房價下跌的希望落空等新問題,除非疫情快速的被控制,這筆熱錢才會有讓台灣房市加溫的效益。

供給面》
7.5萬戶待售中,建商還瘋搶土地蓋房

從供給面來看,329檔期雖減量600億元,推案量創8年新低,但全台本就累積有逾7萬5千戶的待售新建餘屋量體,一旦疫情增溫,去化會更加雪上加霜。

因為2019年的建照量體高達14萬4千戶,創24年來新高,還有購地新建的壓力,緊追在後。

根據高力國際統計,建商瘋搶土地未因疫情而減緩,首季土地交易總額原本就達505億元,再加上3月底,南山人壽再以權利金額近313億元、溢價率約17%,拿下世貿三館地上權後,讓規模一舉突破800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顯見未來供給量仍只會多不會少, 一旦疫情繼續增溫,庫存風險會更高。

建商購地搶建,庫存壓力持續升高!
建商購地搶建,庫存壓力持續升高!
建商購地搶建,庫存壓力持續升高!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同樣是QE,影響大不同,建設公司老闆們,也看得很清楚。

台灣地王宏泰集團創辦人林堉璘女婿、展悅建設董事長許東隆,過去曾形容:「QE就是無限資金追逐有限資產,是房市一大利多,」因此,當年他一聽到QE,就跑去搶地。

但這回再聽到QE,這位業界大老反應迥異,他發現市場需求已經不同,「這次QE的話,還是等疫情明朗一點、好一點的話再說。」他說。

需求面》
若裁員、倒閉潮,買房需求會更低

從需求分析,根據住展調查,預售屋與新成屋在疫情爆發後,普遍來客人數都有3成到5成不等的跌幅,去化不易,供需失衡的風險只會越來越高。

「現在房地產最大的危機,就是市場不恐慌,才最可怕。」一位地產市調人員說。

他眼中看到的是,部分建商與屋主過分相信SARS經驗,認為疫情很快就會過了,繼續買地推案,看準景氣回春可大發利市,全然忽略台灣是出口導向淺碟型經濟體,就算疫情守得再好,也不可能像美國或中國靠內需撐盤,沒有國際貿易就無法獨自活下去。

倘若疫情無法有效控制,台灣就是從無薪假、強迫放假,一路到裁員潮、倒閉潮,房市即將面對的就是「工作沒有了,買房需求也不見了」的危險地步,到時就算降價也不見得能刺激買氣,會是更大的災難。

那麼到底如何備戰?「為最好的保持希望,也為最壞做準備。」林左裕說。

未來3劇本》
疫情受控漲1成內,拖半年恐跌1成

綜合多位學者與業者看法,當前房市是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壞,好壞全操之在疫情結束的快慢。

最好的情況,是疫情在上半年就得到控制,這樣市場路徑就會回歸SARS時期的發展,企業雖受創,但不致救不起來。民眾保有原本的收入、工作,敢出門就能動到買氣,QE熱錢也會發揮助攻效益,房市就會呈現價量齊揚的狀況。

但縱使如此,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認為,因為缺乏兩岸利多與政策配套,房價還是不易暴衝,只會是緩升,到今年底漲幅頂多一成以內。

再慘一點,是疫情無法控制下來,民眾無法出門,交易量會繼續縮。但由於此時建商仍有前兩年預售賣出的房屋,能靠交屋入帳取得新的資金活水撐住,寬鬆貨幣的熱錢,也會強化房市的支撐力道,但消費者連生活必需都自顧不暇,無力購買,因此價格會先凍後跌,初期在上下5%內的盤整中僵持不下,超過半年後,建商壓力變大,到今年底前可能會有約1成的跌幅。

疫情延燒將會帶動法拍屋案件數成長,下半年是否爆量,也是觀察疫情經濟衝擊力道的一大指標。
疫情延燒將會帶動法拍屋案件數成長,下半年是否爆量,也是觀察疫情經濟衝擊力道的一大指標。
疫情延燒將會帶動法拍屋案件數成長,下半年是否爆量,也是觀察疫情經濟衝擊力道的一大指標。 來源:本刊資料

最壞的情況,是疫情延燒超過一年,生產與需求雙雙斷鏈,全球經濟重創,台灣也無法倖免於難,眾多企業倒閉、勞工失業,陷入這樣的經濟大蕭條,屆時全球經濟至少需要數年才能回復生氣,房價跌幅將以成數計算。屆時,「買房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先保住工作、收入,想辦法先活下來才是重點。」林左裕說。

資金斷鏈衝擊!法拍屋6月恐爆拋售潮
資金斷鏈衝擊!法拍屋6月恐爆拋售潮
資金斷鏈衝擊!法拍屋6月恐爆拋售潮 來源:林洧楨

在商用不動產方面,將反映產業轉型、台商需求。

冷熱兩極化》
商辦、廠辦熱度高,零售業變毒藥

這波疫情衝擊零售業,導致零售類型變票房毒藥,生產類型仍是搶手貨。黃舒衛指出,百貨、商場、店面、飯店等,因為消費者不上門,是現階段沒人敢進場投資的燙手山芋;但商辦、廠辦、工業地,因為疫情讓台商回台信念更堅強,商辦、廠辦、工業地的熱度仍會居高不下。

至於下一步,法拍屋是近期觀察疫情對房市衝擊強弱的關鍵指標,專攻法拍屋的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指出,從上回金融海嘯時來看,爆大量並非在2008年第4季的開端,而是2009年。

因法拍屋有延遲效應,屋主還不起銀行房貸,物件才會流進法拍市場,這回疫情衝擊導致的法拍案件,推估最快會在今年6月後,才會陸續出現,是一大觀戰指標。

若想乘疫情進場撿便宜,由於建商財務仍穩,在新推案場就算殺價,幅度也有限;專家建議,除了可考慮後續法拍屋案件外,也可以嘗試找仲介問看看有沒有屋主急售的二手物件,這兩類產品一般都會比市價便宜1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