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階段美中晶片戰爭,正式開打!今年光棍節前一天,外媒披露,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停止為中國的晶片設計公司代工七奈米晶片;兩天後,傳出同一份禁令,美方也要三星、英特爾等業者,須同步遵守。
消息一出,台積電在短短三個交易日,股價從原本的歷史高點,向下修正五%,蒸發逾新台幣一兆元、相當於一個廣達的市值。巧合的是,兩年前差不多的時間點,台積電也因美方禁令,使股價出現顯著修正。
回顧第一階段的晶片戰爭,當時是川普執政,美方策略為「單點打擊」,採實體清單方式,逐一針對如華為、中芯等中國企業,祭出不准晶圓代工廠為其生產晶片的出口禁令。
從個別企業打到半導體業
全面防堵中國奪先進AI晶片
兩年前的十月,是美國向中國發動晶片戰爭的第二階段,接棒總統的拜登,其策略思維轉變為「全面防堵」,因此讓美國將打擊面從「點」擴及到「面」。當時,美國商務部出具一份一百三十九頁的公文,祭出:擋設備、阻人才、禁AI晶片等三大「招式」。
這些招,意味著「任何」中國的晶圓代工廠,都無法取得先進製程的設備機台,當時,美方還清楚定義先進製程為:十六奈米以下邏輯晶片、十八奈米以下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