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競爭數十年的對手合作,能解決當前的成本困境,卻可能對後續經營管理造成衝擊,你會如何抉擇?現在的台積電,正站在這樣的分岔路口。
震撼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消息,來自美國金融服務商貝雅(Baird)分析師傑拉(Tristan Gerra),他在二月十二日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政府將全力促成台積電投資英特爾,加速英特爾先進製程發展。
兩日後,彭博也報導,台積電正在川普政府要求下,考慮收購英特爾股權。近期這位甫上任的強人總統還在公開場合表示:「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
事實上,近期在台積電於美國召開董事會之前,市場就預期它可能加碼投資美國以向川普政權示好。此消息讓台積電ADR稍嫌疲軟,但台股散戶仍力挺,根據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二月十四日,相較前一週,仍有一萬八千名散戶勇敢進場。
倘若台積電投資英特爾,光是怎麼投資、如何投資都是問題,加上考量英特爾執行長剛下台、組織處於混亂狀況,兩公司在機台、人員技術等也都有差異,想要整合勢必艱難。
但,不入股的結果,除必須面對川普政府給予更大的政治壓力,也可能被要求在美國建更多廠,得投入更多高額成本,以及競爭對手的虎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