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公布的各國企業名單上,台灣企業參與數量,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日本和英國。世界第三,這個成績代表台灣走得快、做得好嗎?

台灣企業確實積極,在TNFD榜上有名的企業,多是市值新台幣上千億元如華碩、宏碁、緯創、中信金、國泰金、台泥等產業龍頭企業。

但實況是,企業想積極,政府卻慢半拍。

台灣揭露自然財務企業數居全球第3
(圖表製作者:程莉茜)

台灣大型指標企業積極,但政府端卻少了法規、資源協助,讓企業即便有心想快,也得全部靠自己從頭摸索。

企業想做,只能靠自學。今年二月,一場有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COP16)會後觀察講座,上百家企業代表擠滿現場。主辦單位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專員劉耕佑說,主動詢問或想實際發展相關行動的企業,越來越多。

企業尋求資源,數量每年增一倍
鞭子、胡蘿蔔並行,使它們積極布局

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退休副教授邱祈榮,這幾年就被企業端視為生物多樣性「導師」,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