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發生後,在1年之間大幅推升自行車產值成長32%,為產業、整體市場帶來重要的變革與影響!」全球最大高階自行車品牌Specialized的執行副總裁、同時也擔任美國自行車產品供應商協會(BPSA)副主席Robert Margevicius表示,自行車銷售量暴增,使得全通路的庫存水位已經削減了50%,來到歷史新低,逐漸出現「市場買氣旺卻無車可賣」的窘境。

增加產能 解決供需緊迫

Robert Margevicius此次來臺除了擔任「動.競之外!智慧運動暨智慧騎乘論壇」的講者外,也出席同時登場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尋求零組件供應商、整車廠的合作,想辦法趕上市場需求的成長。他指出,現在所有產品進入庫存後,馬上就會被賣出去,無法建置安全的庫存量,因此整個自行車產業的業者都必須趕快下單,訂單交件時間則拉到1~2年之後,導致供應遠低於需求,整個產業顯得非常緊迫。

「一輛自行車有238個零組件,所有的零組件供應商、整車廠、品牌業者,在此時此刻都禍福相倚,每家公司應該思考是否要增加產能,滿足市場的庫存水位與需求量。不然消費者如果買不到自行車,就會把預算轉去購買其他運動用品。」Robert Margevicius強調。

在疫情期間,歐洲各國鼓勵民眾維持防疫的社交距離,紛紛補助購買電動自行車,使得電動自行車買氣爆發。

成立50年、鑽研製造自行車花鼓的久裕興業,近年來結合電機技術,生產電動自行車的傳動零組件。久裕營銷長陳松君指出,自行車產業不斷求新求變,久裕自2019年起不斷改良企業體制、組織架構,重新訂定清楚的經營目標,雖然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遭遇訂單取消、延期、猛爆下單,以及產能不足、船運成本提高等問題,但久裕面對潛藏變數的2021年,仍是扎根更堅實的發展腳步,發展雲端的自動化生產,邁向既定目標。

採取變革 迎難而上

疫後的自行車產業,要如何解決供應鏈、物流成本等棘手難題,考驗著每位經營者的決策智慧。臺灣知名自行車貿易商鐵甲工業,市場版圖深入全球五大洲、80個國家。鐵甲總經理林立偉指出,「現在自行車產業的交貨期長達2、300天,而價格常是交貨前4、5個月才有辦法去討論。因此,我們得想辦法找到新的合作模式。」

他說,現在的物流價格與成本,對自行車產業形成重要挑戰,如果在臺灣無法進行FOB(船上交貨)、找不到理想的物流商,或許到柬埔寨、葡萄牙等其他地方的FOB,也許是一個選項,「然而業界出現的很多問題,至今仍然沒有答案,但是供應鏈絕對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採取變革,才能因應挑戰。」

TAIPEI CYCLE Online及TaiSPO Online 線上展即日起至3月31日展出,打造自行車及運動健身產業最佳社群互動平臺,歡迎參觀交流,線上探索更多智慧騎乘及智慧運動產品。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