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是民眾最關心台灣是否缺電的時候。談及再生能源,民眾對於台灣氣候有「夏天無風、冬天無光」的認知,因而認為離岸風電在夏季無法帶來發電效益;且每年的7至9月,是台灣泛指的颱風季節,雖自2016年強烈颱風尼伯特以來,颱風生成總數明顯偏少,即使有颱風,也很巧妙地迴避台灣,讓台灣免於災害之苦。然而2024年7月的凱米颱風,為台灣帶來強烈的損害,不少路樹、 電線桿等紛紛倒塌,也讓大眾關注起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安全。對於這些對離岸風電的疑慮,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提供正確資訊說明。
颱風是否會造成海上離岸風機損壞 ?
過去民眾擔心,颱風過境,台灣海峽上的風機還剩多少支可運轉。回溯至2023年海葵颱風、小犬颱風以及今年7月份襲台的凱米颱風再再證明,各風場風機無任何損害且狀況良好。於凱米颱風侵台期間,佇立於海上的346支離岸風機,不僅安全無虞,各風場的發電效能,幾乎保持在80%以上,其中更有兩個風場達到97%與 100%發電效能表現。據經濟部數據顯示,離岸風場於颱風期間穩定發出2,000MW以上發電量。
台灣離岸風機如何達到抗颱耐震以及如何啟動保護機制 ?
對此,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則進一步補充,為了保障風機安全,風機設有偵測儀器,一旦風機搖晃達到閾值時,便會啟動自動停機的保護機制。倘若發生自動停機情形,在天然災害過後的安全狀態下,可以透過遠端遙控啟動,或派員至現場檢視情況重啟風機。
此外,台灣的離岸風機,皆須符合標檢局規範。根據台灣在2017年和日本合作提出風機抗風的新規範,離岸風機必須符合Class T的風力機等級,意即每10分鐘平均風速達每秒57公尺,相當於17級風的強烈颱風,這個標準比歐洲頂規的Class 1A還要高規。
除了抗颱外,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風機在耐震部分也是做了十足的防護。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表示,「風機除了抗颱以外,參考標檢局標準 CNS 15176-1要求,還必須以475年回歸期所計算得出的平均震度6級,做為風機耐震要求,以確保風機的品質,並可承受一定規模之颱風與地震等天然氣候之發生。」
台灣離岸風電在夏日的發電效能是否如大眾認為「夏日無風」,無法產出發電效能 ?
離岸風機除安全防災問題之外,炎炎夏日到來,台灣的供電狀況也同樣備受關注。過往,網路媒體質疑台灣氣候夏日無風離岸風電無法發電,但實際數據證明,以外傘頂離岸風速塔資料顯示,夏天的風速雖約為秋冬季節的一半,但夏季風場發電效能仍可達全年發電量40%以上,且整體風場效能表現應以年度發電量檢視,而非單一季節。
更重要的是,發展綠能已經是世界勢不可擋的趨勢,由於各種能源的特性不同,必需要依據特性發揮所長,朝多元組合發展,如此一來,才能讓各項資源發揮更大的效用,並為台灣厚植能夠生產及製造乾淨自主的能源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