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就是標準,沒有一家電台會播一首6分鐘的歌!」當年皇后合唱團(Queen)帶著總長度5分55秒的〈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到唱片公司EMI時,被EMI高層拒於門外,皇后合唱團還在離開時打破了EMI公司的窗戶。
跟歌曲同名的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用比較誇張的形式演出這段故事,EMI高層這個角色是一位虛構人物,但EMI的經理與皇后合唱團的經紀人的確認為這首歌太長了。1970年代音樂圈有一條「3分鐘真理」:受限於唱片技術,如果一首單曲想被電台播放、宣傳,就必須在3分鐘以內。在當時,電台是唱片銷售的重要宣傳管道,所有人都必須遵從這條規則。
後續在CD、音樂串流問世後,歌曲再也沒有技術上的長度限制,3分鐘真理變成歷史,音樂創作者可以盡情揮灑靈感。但經歷過近半個世紀的今天,歌曲的長度卻往3分鐘以內發展。
舊金山工程師麥可.陶伯格(Michael Tauberg)在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自2000年以來,知名的歌曲排行榜告示牌(Billboard)HOT 100的歌曲,平均長度從4分10秒下滑至3分30秒,減少了40秒。如果單純對比2022年與2000年告示牌年度歌曲Top 10的總長度,整整少了12分38秒,平均1首歌短了1分多鐘。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音樂串流的商業模式,不只改變了音樂產業,也改變了音樂與歌曲本身。
和0.002美元賽跑!播30秒賺分潤
自2006年Spotify問世以來,音樂串流逐漸成為日常,讓音樂產業從1999年與Napster的盜版大戰中獲得喘息,儘管獲利不再如以往豐厚,也還算穩定。根據國際唱片協會(IFPI)的報告指出,免費含有廣告與付費訂閱的音樂串流,占2022年全球錄製音樂收入的67%。
但,為什麼音樂串流會讓歌曲越來越短?
過去在銷售方面,音樂創作者倚靠實體專輯賺錢;現在,則是透過音樂串流的分潤。 以Spotify為例,所有收入扣除Spotify營運所需的費用後,依照「播放次數」的比例分配給所有音樂創作者。
所以每一年、每個播放次數獲得的收益並不同,Spotify並未公布確切的數字,從發行商與各家媒體的估計,約介於0.002美元到0.004美元之間。取中間值來看,最高播放量的華語歌曲是周興哲的〈你,好不好?〉,1.12億次播放,理論上可以獲得33.6萬美元(約新台幣1000萬元);全球播放量最高的歌曲是威肯(The Weeknd)38億次播放的〈Blinding Lights〉,可獲得1140萬美元(約為新台幣3.42億元)。
怎麼樣才算是「一次播放」?音樂社群街聲前總經理曾明賢表示:「聽30秒才計入,算是業界普遍的規則。」
按照這個規則,曾登上告示牌的最長歌曲:泰勒絲(Taylor Swift)10分12秒的〈All Too Well〉,與最短的歌曲:納斯小子(Lil Nas X)1分53秒的〈Old Town Road〉單次播放得到的分潤金額是一樣的。
想靠串流獲得更多收入的音樂創作者,就更有機會把歌曲做短、做多,最大化串流的分潤。畢竟歌曲越短,在同樣的時間下可以播放越多次。
在這樣的規則下,自然有走火入魔的狀況。2014年美國樂團Vulfpeck在Spotify上架專輯《Sleepify》,內含10首歌,歌名從Z、ZZ、ZZZ一直到10個Z,每一首都是約30秒的空白,整張專輯就是5分鐘靜默,他們鼓勵聽眾在睡覺時播放這張專輯,並宣布會把分潤用於樂團的巡迴活動。在上架後的2個月內,《Sleepify》替Vulfpeck獲得約2萬美元的分潤,但不久後就下架了這張專輯。
到了2022年,英國獨立樂團The Pocket Gods把做短、做多分別推向極致,推出專輯《1000x30:如今沒人再賺錢了》,內含整整1000首歌,每首長度都是30秒。第一首歌的歌名是「0.002」指的是一次播放可獲得的收入。
播5秒就下副歌,亮點爆擊來不及「卡」
撇除這些特殊的創作,把歌曲做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降低聽眾的「跳出率」。葛萊美獎製作人馬克・朗森(Mark Ronson)在接受《衛報》的採訪中說道,所有歌曲都必須低於3分15秒,「因為聽眾如果沒有聽完整首歌,就會被打上『未聽完』的標籤,降低歌曲的評分。」
歌曲被降低評分就可能不被選入熱門歌單,明尼蘇達大學與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發現,「今日熱門」歌單上的歌曲平均獲得2000萬次播放,也就是超過300萬美元的真金白銀。
除了歌曲長度,為了讓聽眾完整聽完30秒,音樂創作者開始把歌曲的亮點或副歌,移動到最初的30秒內。討論流行音樂的Podcast頻道「Switched on Pop」創造了「流行序曲」(Pop Overture)一詞,描述這種編曲趨勢:在歌曲開始的5到10秒內播放副歌的暗示,迅速抓住聽眾的耳朵,大概到30秒時再播放完整的副歌讓聽眾留到最後。
音樂串流無國界的特性,也成為歌曲改變的因素。舉例來說,拉丁音樂的高度成長性,帶來越來越多的跨語言合作。小賈斯汀的熱門歌曲〈Sorry〉發布1周後,哥倫比亞歌手推出用西班牙語演唱的拉美混音版本,同時吸引到小賈斯汀與拉美音樂的粉絲,獲得幾乎跟原曲同樣的1.8億次播放。
長度更短、副歌更靠前、更多跨語言合作,成為音樂串流時代的特徵。只是下一波趨勢來得很快,15秒的「歌曲」正在崛起。Spotify的規則讓「30秒」成為觸發分潤的界線,但短影音熱潮緊接在音樂串流後面,原生的短影音世代可能連30秒都聽不完。
TikTok世代更狠!只給你15秒放
在TikTok擁有1200萬粉絲的DJ Kuya Magik表示:「如果你去一家夜店看人們跳舞,他們只會跳那首在TikTok上暴紅的歌15秒。剩下的時間,他們就坐著不動了。」對短影音世代來說,只要15秒就足以代表「一首歌」。
歌曲會隨著播放平台改變型態,從3分鐘真理到15秒洗腦歌就是一種證明。雖然秒數下降不一定代表品質下滑,最終還是要回到歌曲與歌手本身如何打動聽眾。因為無論怎麼改,獲得再多流量、換得再多分潤,對一般音樂創作者來說,錢仍少的很。「現在這個時代,串流分潤不會是音樂人最主要的收入,商業演出和商品才是。」曾明賢說。
對創作者而言,最重要的事還是表達自我、傳遞情感和創造共鳴。就像被EMI認為太長的〈波希米亞狂想曲〉,最後在英國銷售突破百萬張,並在2018年成為20世紀所有音樂串流(Spotify、Apple Music、YouTube等)播放最多次的歌曲。3分鐘真理並未阻礙皇后合唱團成為傳奇。不論3分鐘或15秒,最終勝利者將是那些勇於打破界限、表達真實情感,並打動聽眾的音樂創作者。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圖解】短還要洗腦!3分鐘變15秒神曲,Spotify一次播放規則把音樂怎麼了?
延伸閱讀:
Spotify年度回顧來了!每一年都在做,為何還能洗版社群?背後藏行銷學問
Spotify宣布裁員17%,1500人恐丟飯碗!Spotify付費突破2億大關,為何還是在虧?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