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1995年,至今已有30年經營歷史的卡多摩嬰童館,全台共有62間門市,是全台最大嬰幼兒商品通路,大到嬰兒推車、汽車座椅,小到奶粉、尿布等皆有供應,提供消費者一站式購足的服務。雖然店面數是同業中最多,但因為產業普遍規模小,營運模式還是相對傳統,數位工具發展不甚完善。隨著卡多摩嬰童館的規模不斷擴張,商品種類和庫存管理的複雜度上升,營運問題開始浮現。
以往進貨時,門市同仁要先盤點進貨量,確認無誤後再逐筆手動將資料輸入到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中。然而,每間門市人員有限,嬰兒用品購買又非常仰賴店員的引導與介紹,若把寶貴時間都花在更新進貨資料,對客人的服務就會打折扣。此外,商品供應商手寫的出貨單常有難以辨識、登打錯誤的狀況。
庫存管理面,卡多摩嬰童館的商品供應商會派員到不同區域門市巡店,蒐集總需求數量後,才能讓卡多摩嬰童館採購人員集中下單。然而庫存數量隨時在變動,商品供應商無法即時掌握各門市的庫存數量,導致採購數量不精準,庫存水位過高。這些問題讓董事長黃瑞桐決定透過經濟部商業署「建構零售暨服務業數據共享創新服務計畫」補助,在2023年建置公開透明的供應商管理平台,從零開始革新進銷存的管理方式。
卡多摩嬰童館非常重視客戶服務,與消費者互動時發現,網路社團交易二手推車,經常面臨商品品質不確定性,且交貨不便。卡多摩嬰童館於2024年決定創造二手商品平台來協助客戶把關品質,也讓資源有更好的利用。
進銷存導入供應商管理平台
開放資訊達到雙贏
針對進貨及庫存問題,起初,黃瑞桐僅考量門市人員需求,請供應商按照固定格式提供訂單資料回傳,再由卡多摩採購人員輸入ERP系統,節省門市人員登打資料時間。然而此方案只能解決門市進貨耗時問題,庫存管理問題仍存在,因此他後來轉念,為何不乾脆讓供應商可以即時掌握庫存?
因此,黃瑞桐於2023年透過政府補助建置供應商管理平台。商品供應商可在平台查詢各商品庫存數量,不須親自巡店就能直接完成訂貨,資料也會自動更新到卡多摩的 ERP系統。新做法剛開始受到商品供應商業務同仁的抗拒,不願改變,也擔心工作會被取代。黃瑞桐於是與供應商決策者直接溝通,使其了解推動平台的優點。過去每間供應商需要 3 位業務盤點所有門市,如今只須由1位業務使用平台就能完成訂貨需求統計,效率提升3成;平台導入對供應商節省人力的效果顯著,現已有超過8成供應商加入。
不僅如此,門市人員只要進入系統後台,比對商品數量無誤後,就能直接在平台上驗收,不再需要打烊後加班1到1.5小時登打資料,也能即時更新庫存數量,讓卡多摩採購人員可以參考目前庫存數量,精準調整訂貨方向。
打造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媒合買賣雙方,將商品價值最大化
供應商管理平台已見成效,以客戶為本的卡多摩嬰童館,了解消費者在購買二手商品時遇到品質參差不齊的困境,因此於2024年打造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卡多摩從創立以來主要經營實體店面,官網只有展示,並無下單功能,因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的建置,為卡多摩提供一個全新電商網站。
卡多摩會先向客戶買下用不到的商品,如推車、汽車座椅,再放上二手商品交易平台販售,發揮再利用價值,解決二手商品買賣的品質與交貨問題,也呼應其永續經營的理念。
黃瑞桐透露,設計平台時曾考慮過回收商品時應該要寄售還是買斷,最終選擇以買斷方式讓利,維繫與賣家之間關係,讓賣家願意留在平台上。推動二手商品交易看似會排擠既有市場的利潤,但黃瑞桐發現,消費者賣出舊推車後,更有意願購買高單價的新品,為卡多摩嬰童館提供新的商機。
展望未來,黃瑞桐表示公司已完成LINE官方帳號建置,取代先前曾推行,現在看來有些落後於時代的會員卡制度,並逐步落實累積點數,建立會員消費資料庫等有益於顧客關係管理的方向。
不管是供應商管理平台還是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卡多摩嬰童館都曾面臨兩難,是否要提供庫存資料給供應商,是否要讓利給商品賣家?黃瑞桐表示,「成功關鍵就是照顧到各方的利益。」勇敢選擇退一步,最後成功收到效果,不只是做讓自己受益的事情,反而得到更多。
數位轉型3要點
發現痛點
●門市人員手動輸入進貨資料,耗時又易出錯。
●無法即時掌握庫存,導致採購決策不精準,存貨水位高。
●消費者購買二手商品時,無法掌握品質且交貨不便。
引入適合數位工具
●供應商管理平台
●二手商品交易平台
轉型效益
●門市人員不再需要加班1至1.5小時登打進貨資料。
●商品供應商盤點貨況效率提升3成,且8成加入供應商管理平台,能精準備貨,避免庫存過多。
●客戶關係提升,且售出二手商品後,更有意願購買高單價的新品。
創立時間:1995年
主要人物:董事長黃瑞桐
主要商品與服務:嬰幼兒食衣住行育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