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不到10年,從學徒開始做起的養殖業者,如何打敗其他早已深耕以久的同業,快速成為全台灣最大的金目鱸供應商。位在屏東的峰漁,養殖金目鱸的佔地近1000公頃。銷售市場不僅限於台灣,更成功外銷至澳洲、日本、馬來西亞,預計於2025年計畫要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金目鱸其高營養價值高與低養殖成本的優勢,成為台灣淡水魚類,養殖量最高的魚種。

董事長劉建伸創立峰漁之初就強攻外銷市場,而外國業者採買金目鱸,大多要求魚型必需規格化,因為若體型差異太大,切出來的魚排會無法統一且賣相也不好。金目鱸雖然好養,可是畸形率高達5成,出貨需要依照魚的體型分類,一批魚至少要花4個人力,耗時4天才分的完。選魚、分魚相當耗時費力,所以峰漁雖第一年即成功拿到澳洲訂單,訂單越多越疲於奔命。

此外,魚塭即時管理對養殖業也是一大重點。金目鱸作為亞熱帶魚種,最怕寒害,且含氧量也須即時監控。劉建伸回憶創立時的狼狽:「我要每天騎摩托車到處巡魚塭,如果打氧機器壞掉,常常來不及發現,水中含氧過低,就是死一片」。因為工作繁重,願意投入的人力愈來愈難找,常要人工處理大量的魚量並管理眾多魚塭,因此導致人力費用高昂且錯誤率高,如因養殖不慎,更造成出貨品質不佳,甚至可能導致整批退貨,損失 200 至 300 萬的銷售額。

為了解決上述選魚及魚塭管理的兩大問題,峰漁積極地尋找數位解方,透過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及經濟部補助計畫,與法人單位合作開發數位工具。

智慧分魚機解決人力瓶頸,峰漁降低選魚畸形率,作出同行差異化

針對選魚的問題,峰漁於2019年,在政府部門及法人單位協助下開發智慧數魚分魚機,希望透過AI數位監測工具達成轉型。開發過程中團隊不斷的溝通,在「設備易用性、精密度、長期維護能力和技術性能」等4方面達成共識。「我們和法人單位來回溝通非常多次,也失敗很多次,最後才開發出來」劉建伸回憶。

智慧數魚分魚機與一般分魚機不同,一般分魚機只能計算魚數,智慧數魚分魚機則能透過影像辨識及感應器判斷長度及重量,挑出畸形魚苗,從養魚的最源頭「魚苗」開始,降低畸形機率;成魚要銷售時,再設定分魚機的規格參數,每條魚即便大小不同,也能依照重量跟體型進行分篩,取代了選魚的人力耗費,同時降低人工選魚的誤判率,大幅提升精準度。

透過智慧數魚分魚機辨識魚苗,提升選魚效率,也大幅降低人工分魚錯誤率。

AI養殖日曆優化魚塭管理,鱸魚死亡率下降 1 成

為改善魚塭管理問題,2021年與法人單位開發AI養殖日曆,在各個魚塭加裝智慧感測器、自動餵食機等設備,回傳監測數據。起初,系統常給出不符實務需求的建議,而且選了之後不能更改,像是魚飢餓時,系統建議使用營養品,卻不是建議使用飼料。峰漁便持續與系統商溝通、優化系統,最後改良為半自動化系統,讓使用者能結合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建議和人工判斷。當魚塭發生異常,系統會自動顯示多個解決方案,供養殖相關人員參考,人員可結合自身經驗,做最適當的決策。例如,因魚群待在低溫處容易死亡,所以當系統監測到魚塭上層水溫較低時,會建議人員少次多量的投放飼料,避免魚群為了攝取飼料,須多次游到上層低溫處,使魚群多處在溫暖的深水區,可降低魚群死亡率。

如此一來,既保留了AI的智慧協助,又加入了養殖專家的實際經驗,使系統更貼合實際養殖需求,峰漁的鱸魚總體死亡率因此下降超過1成。

嘉義朴子魚塭加裝智慧感測器進行監測,系統會自動回傳數據,讓 AI 分析提供建議。

養殖人員發現養殖數據異常時,可參考AI養殖日曆提供的解決方案,並結合自身經驗做出最終決策。

透過兩大 AI 工具輔助,讓傳統養殖農業毛利堪比科技業

透過導入智慧數魚分魚機和AI養殖日曆,改善畸形率,良率從50%提升至85%,魚貨量從5成提升至8成,讓傳統養殖漁業的毛利率可以與科技業相比,最高時毛利率高達5成以上。也因為養殖人員以系統操作就能掌握魚塭動態、遠端解決問題,每人平均負責的養殖面積從3公頃增加到10公頃。每年,峰漁都撥出1成的營收進行數位養殖的研發,以不斷提升養殖效率。

劉建伸認為數位轉型的困難點在於設備商的選擇,比如感測器的廠商就有好幾十家,「每個人都說他的設備能解決你的問題,可是常常是買回來又貴又無法用!」

峰漁將繼續優化AI養殖日曆的準確度,以期待提高養殖效率。


劉建伸建議,要購買軟體或設備,先小量投資,試過幾次確認需求以及設備真實功用,再提高購量。未來,峰漁將持續優化訓練系統及設備,只要AI養殖日曆給出的建議更加準確,他們就能進一步減少訓練人員的時間,加速擴大養殖規模,使峰漁的經營成效再上一層樓。

數位轉型3要點

發現痛點
●金目鱸畸形率高,選魚靠人工分辨費時耗力
●傳統魚塭靠人力管理耗時費力,不易察覺魚群異常,導致寒害死亡

找到合適數位工具
●導入智慧數魚分魚機
●導入AI養殖日曆

轉型成果
●改善畸形率,良率從50%提升至85%,魚貨量從5成提升到8成,毛利率高達5成以上。
●系統智慧監測溫度並提供養殖建議,鱸魚總體死亡率降幅超過1成
●每人平均負責養殖面積從3公頃提升到10公頃,遠端就能操縱魚塭自動化設備

峰漁股份有限公司

創立時間:2014
主要人物:劉建伸董事長
主要商品與服務:金目鱸魚養殖、鱸魚加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