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分析,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平均氣溫明顯上升,且增溫速度愈來愈快,氣候受到碳排影響可見一斑;事實上,就全球碳排放的分布,運輸碳排占比超過16.2%,進一步分析也可以發現,其中超過7成,都來自於陸上運具的排放。

運具低碳轉型的趨勢確立,全球已經有130個國家宣示要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及淨零碳排的目標,許多國家也已針對交通運輸部門進行低碳運具的推行規劃與獎勵措施;台灣也不例外,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出的「2050淨零路徑圖規劃」,除了要在2030年前,達到節能、綠能、減碳極大化的目標之外,也將透過價格補貼機制推動運具和製造電動化,並將碳費收入成立基金,補助減碳技術開發、電動車推廣。

但是,以台灣的現況而言,該怎麼做才是引導運具低碳轉型的最佳解方呢?

哪種車最減碳? 須計算發電排碳量

葉欣誠表示,由於發電結構的不同,每度電在不同的地區,碳排放量也有所不同,以生命週期評估(LCA,Life Cycle Analysis)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商品須從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到使用、廢棄處理回收的完整使用週期,才能完整計算碳排量有多少,若要評估比較不同運具的總排碳量,作為環保減碳效益分析的比較,須將能源發電結構等背景條件納入分析,才能獲得比較客觀的結果。

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在2020年發布電動車輛的評估報告顯示,包括油電混合車(HEV)、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純電動車(BEV)及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碳排量的範圍變動很大,在某些情況下,純電動車及燃料電池電動車的碳排放量,甚至比現有的汽柴油車更高,這就代表這些車輛使用的電,背後發電的碳排放量驚人。

臺灣2021年銷售量前五名的BEV與PHEV的燃料生命週期排碳量比較。資料來源:(1)單位里程消耗電力與汽油量出自能源局各車型耗能證明核發月資料;(2)汽油排碳係數3,093 g CO2-e = 煉油排碳係數(WtT) 720 g CO2-e (Innovation Origin, 2022/02/16)+汽油燃燒排碳係數(TtW) 2,373 g CO2-e,出自環保署綠色車輛指南網。

環保署也曾經在2016年針對汽油小客車、油電小客車、插電式油電小客車及電動小客車的生命週期評估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在溫室氣體排放(GHGs)項目上,包括油電小客車、插電式油電小客車及電動小客車表現相差不大,只是來自於燃油或是用電的比例不同而已;進一步從台灣過去2年銷售最佳的5款純電動車及5款插電式油電小客車比較,單從使用端造成的碳排放計算,每公里造成的碳排放量其實也相去不遠。

臺灣各類小客車之車輛完整生命週期的耗能及GHGs排放之比較。註:耗能(1)含核能發電熱效率損失;耗能(2)不含核能發電熱效率損失。 資料來源,2016環保署車輛生命週期評估分析。

葉欣誠教授更進一步比較臺灣去年(2021)銷售量最高的五種BEV與五種PHEV的燃料生命週期。在臺灣的電力排碳係數為502 g CO2-e/度,汽油的排碳係數則為3,093 g CO2-e/公升的情況下,PHEV在「用電加用油」情境下,和BEV的碳排放量差異不大; 此外,PHEV在約六十多公里以內的短程交通下,可以透過純電力行駛,完全不會燃燒汽油,在僅用電力行駛情況下,大部分PHEV之碳排放甚至比BEV還少。

溫室氣體排放 油電車不輸純電車

車水馬龍網站總經理邢雨龍從實際數據觀察,一輛PHEV車平均每公里碳排放量約20至30公克,BEV本身雖然行駛零碳排,但發電製造大量碳排,舉例而言,Tesla Model 3每度電可行駛6至7公里,但以火力發電為主的台灣,每發1度電會有約500公克的碳排放,換算後,相當BEV每公里也會產生約70至80公克的碳排放,是PHEV的2到3倍,因此就台灣的現況而言,PHEV比BEV對於降低碳排放的幫助更大。

此外,消費者的偏好也顯示,雖然台灣消費者基本上認為純電動車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但對續航力及充電不易的問題也存在不小疑慮,加上價格不親民,實際購車決策上恐怕有難以入手的壓力。

邢雨龍則是建議,PHEV在車價上確實是比較親民的車款,在不計入可能的政策補貼下,PHEV確實是未來3年內比較適合台灣民眾用車環境的選擇;只不過,現有貨物稅免徵僅補助BEV,未來若有機會將PHEV納入與BEV相同的補助範圍,可望對推動運具減碳的發展更有說服力。

觀看精彩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