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院求診是每個人都少不了的經歷,期盼的就是能在妥善的診療醫治下恢復健康;因此持續地精進醫療品質與水準,就成為醫療院所責無旁貸的工作,也凸顯醫療智慧化的重要性。以向來走在醫療創新前端的三軍總醫院,近年來就積極投注智慧醫療領域,並與智慧顯示產業跨域合作聯盟(SDIA)攜手,導入多項智慧顯示應用科技,塑造更優質的醫護環境來照顧病患。
智慧醫療是目前從政府到產業皆極力推動的方向,期能運用科技力量來提升醫療服務。經濟部產業發展署電子資訊組組長陳國軒表示,在智慧醫療的發展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如何將醫療環境和服務流程,能夠更完整地與創新科技結合;尤其需要由醫療人員提供專業知識,並配合實際場域加以驗證,也就如同三軍總醫院與SDIA的深度合作,才更能實現真正的「智慧醫療」。
三軍總醫院醫療副院長兼執行官陳元皓也提到,醫療的智慧化是跨越多種領域的整合,除了在醫療層面就有醫、牙、藥、護等職類人員,更還需要電腦科學、資料科學、資訊工程、管理經營、統計分析等專業菁英,並共同以達到「智慧醫療」的目標而努力,也是最具挑戰的地方。
醫療得以升級為智慧化的一大關鍵,就在於要使資訊能夠即時化、視覺化地呈現。以三軍總醫院在2022年建置的「智慧急診資訊平台」,就是為能提升急診時的「病人流」(patient flow),使各項診察、治療、檢驗等流程中需要及產生的資訊,都能夠即時傳送給相關的醫護人員及病患,例如病人的床頭卡、護理站的顯示器、病人的穿戴裝置或衛教看板等。
「這當中包括資訊的傳達性、監控的即時性、資料分析的完整性等,都必須要能有效地串聯整合,如果只靠口耳相傳就可能發生錯誤。」陳元皓以床頭卡為例,當護理人員交換班時,床頭卡上的顯示也會跟著更換,不但可省去傳統的人力作業,更能讓護理人員回歸專業,將時間用在照顧病人上;或是當病人離開床位接受檢查時,去回狀態也要立即顯示於護理站、掌握床位變動,並將檢查結果通知醫師以利後續治療。
陳元皓表示,當這些資訊能夠即時傳遞無誤,就能幫助管理急診室的醫療量能、提高診療效率,也無須讓病患漫無目的地等待、使服務更精緻。而要能有效體現醫療資訊的作用,就在於顯示技術的應用;像在「智慧急診資訊平台」中採用的彩色電子紙技術,不僅具有低耗電的節能特性、可視性高,還能因應使用場域客製化,搭建起資訊與使用者的介面。
SDIA會長吳志毅就說,在人與機器之間約有八成需透過影像或視覺來互動,也使得「顯示」成為最無可取代的人機介面;並透過跨域整合、場域驗證,更能讓顯示科技躍為推動智慧醫療的助力。因此在2023年,三軍總醫院又接連引進多項由友達光電提供的智慧顯示應用解決方案;例如具有高解析度、廣色域的130吋LED顯示器,就適用多人同時觀看的場合,如會議演講、醫學教育、衛教宣傳等。
此外,友達光電智慧醫療事業群總經理廖世宏指出,團隊使命是讓外科醫師能透過最擬真的影像進行手術。運用3D影像技術、針對醫療場域開發的「寬視角3D醫療顯示器」,可供手術台前醫護團隊同時觀看,讓手術團隊成員從不同高度及視角觀看一致的3D影像,將手術病患的器官組織細節,經4K超高解析影像清楚呈現,增進手術效率及安全。裸眼3D顯示技術則強調以獨特光學設計打造舒適、無暈眩的觀看體驗,並透過眼球追蹤技術鎖定單人使用者,可用於術前規劃、醫病溝通,或是與手術顯微鏡、手術機器人等設備整合運用。
同樣在中醫的望聞問切中,顯示科技也能助上一臂之力;比如脈診或舌診,以往多是憑著中醫師的經驗及主觀判斷,從患者的脈動變化和舌象分布推測身體狀況。但現在更可利用臨床收集的資料及分析比對,如28種不同脈象的波形和振幅,並經由高靈敏的陣列式壓力感測,精準還原三指施壓的脈診手法;或是擷取舌部影像後搭配擬真顯示器,真實呈現舌面樣貌,以供醫師判讀病情之用。
而且透過這類顯示科技輔助看診,不僅更能準確研判病況、有助後續治療,病患也無須改變就診習慣。因此陳元皓認為,現代化醫療的要求面向愈來愈多,診治病患也必須要面面俱到;如能有更多資訊與顯示科技的協助,將能使治療更即時、有效,進而實現全心、全能、全時的醫療價值。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