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元件龍頭國巨(2327)宣布合併電感大廠奇力新(2456),以1股奇力新普通股換發0.2002股國巨普通股、溢價10.01%取得奇力新百分百股份。國巨董事長陳泰銘表示,合併後,奇力新將佔新公司營收15%、並可望每年在高端市場與高階應用營收成長至少10~15%,新公司EPS仍會保持成長。由於奇力新早在集團內,合併效益有信心在1年內顯現,而持續壯大與質變的新國巨,認為目前全球對手只有4家;若單就MLCC與全球市佔第一的村田(Murata)約有1年半技術差距,國巨也有應對之道;而併購奇力新後,短期無併購凱美(2375)計劃。

不僅壯大,併2家純種美國公司成功質變

持續在國內外進行併購的國巨,不僅規模長大,陳泰銘表示,以2017年為分水嶺,2017年以前的國巨約有7成生意都在標準品(commodity)市場(毛利率約低於3成)、3成營收則來自歐美日高端市場或車用、工規、醫療高階應用等特殊品(specialty)市場(毛利率約高於35%);經過2018~2020年的時間轉移後,期間又合併普思(Pulse)與基美(Kemet),國巨在這2~3年出現很大質變,從過去常規標準品與特殊品7:3且主要市場都在大中華區(佔65%)轉變成普通品與特殊品各半。

由於普思與基美涵蓋全世界tier 1與tier 2客戶,基美併入Nec Tokin後進入日本市場,幾乎9成生意都來自特殊品市場、常規型大約只佔10%;普思則特殊品與常規品約為85%:15%。

陳泰銘指出,奇力新2017年時主要生意來源約9成來自價格高度競爭的大中華市場、10%來自海外,幾乎8成產品屬於共用性生意、15~20%為特殊品,影響毛利率表現,即與國巨在2017年以前的型態相似。奇力新與質變後的國巨結合,對奇力新進入高端市場與高階應用,會有相當好的成果,也期待奇力新能順著國巨之前的趨勢提高特殊品比重。

有別於大中華區被動元件產品採逐季議價,陳泰銘指出,國巨的汽車客戶合約都是1~3年、航太合約更長達3~5年,而在大幅往特規品靠攏的質變下,不僅減少景氣波動影響,也應比同業更有優勢、更穩定,對客戶也是保障。

國巨併奇力新,創造三贏局面

國巨在42國有48個工廠及銷售據點,陳泰銘推算,奇力新若透過國巨全球通路,估計在歐美日等高端市場及汽車、醫療、工規、航太等高階應用上,每年營收至少約可成長10~15%,新公司EPS仍會持續成長;國巨原在電阻、鉭質電容已居全球第一、MLCC第三,另有薄膜及電解電容等其他電容,基美旗下Nec Tokin除了鉭電還有磁性材料,加進奇力新的電感後,新國巨可提供更完整的被動元件解決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務,對雙方的客戶、股東或是員工都是三贏的局面。

由於優化供應鏈已是趨勢,陳泰銘表示,與鴻海(2317)合作的國瀚半導體也是同樣思維,只是再把零組件供應領域從被動元件延伸到主動元件,涵蓋更加完整的產品供應體系,而這些服務,包括Littelfuse、VISHAY等業者都已經在做。

最熟悉的夥伴,整併效應將加速

由於國巨過去2、30年持續併購累積許多心得,尤其過去2年整併普思與基美效益的成功,陳泰銘對合併奇力新具有高度信心。更何況奇力新本來就是國巨集團的關聯公司,無論產品、技術、通路乃至公司營運,相較普思與基美這2家美國公司了解度更高,因此相信會更順利,預估整個效果應該1年內就會看到不錯成績出來。

對於市場聚焦雙方在汽車市場的合作,陳泰銘表示,基美與普思的公司歷史長達100年與75年,早在汽車、工業、醫療市場重兵部署、建立起進入障礙,國巨整併2家公司後,已在這些高階領域有長足進步,在電動車領域,應該是全世界一階被動元件業者中,跑最快也最深入的,目前在車用佔比約18%,2022年預估會持續提升。而奇力新成為百分百子公司後,也能透過國巨全球通路將其產品強勢帶進車用市場。

併入奇力新後,凱美會是下一個?

陳泰銘表示,近期並無這樣的考量。凱美大部分生產標準的通用型產品,市場主軸也是在大中華區,若有必要,國巨也會協助凱美進到非中國區市場;也因為國巨未來的主軸都在高端市場及高階應用擴充,目前沒有整併凱美的計畫。

奇力新與凱美互換子公司,成效如何?

陳泰銘指出,凱美與奇力新都是上市公司,從各自公布的業績可看出,都在對的趨勢,國巨也派團隊協助凱美整合旺詮的效率及必要的擴充,目前看起來都在對的方向上。

而帛漢納入奇力新後,因奇力新之前也有網路變壓器生意、只是營收不大,專注度也不夠,相對藉由整併帛漢加強網路變壓器對客戶的服務,現在也是在對的進展上。帛漢廣州廠區近期受疫情短暫影響,長期會慢慢移轉至以四川廠區為主,當地相關人才較充裕也穩定,是網路變壓器很好的基地,且剛好普思也有基地在四川,日後可以整併、整合,同樣都在對的趨勢上。

競爭力持續升級,誰是國巨眼中的對手?

國巨不斷併購與長大、質變後,陳泰銘表示,以國巨現在的組織與規模,真正的競爭對手、產品較雷同大概只剩日本的村田、TPK、美國的Littelfuse、VISHAY等4家,都是在高階市場、高端應用的產業裡。陳泰銘進一步分析,日本的公司比較用技術導向在引導市場,而國巨MLCC、鉭電與電阻在營收中三足鼎立,與日本公司專注在單一產品的技術領先較為不同、國巨較為平均。

若單比MLCC,陳泰銘認為國巨與日本在技術上大約差1年半左右,日廠專注小型化與高容,國巨則專注在高信賴性,也因此國巨在車用市場反較日廠佔比更大。若從財務數字來看,國巨與村田約在伯仲之間,村田平均毛利率38%、國巨約39%、Littelfuse約35%、VISHA則34~35%,若把這5家一線業者做排序,相信未來1~2年,國巨應會站在第一名。

為了追趕與村田在MLCC約1年半的技術差距,陳泰銘表示,除在技術上專注原來高信賴性的強項,為了盡快縮短技術差距,國巨在RD費用也從過去佔營收3%增加到4%,而這1個百分點的增加、就是33.3%的增幅。

綜合來看,陳泰銘表示,國巨至少在未來1~2年,無論在毛利率、營收成長或是最後的淨利表現、EBITA等等各項財務指標,國巨都將是被動元件中數一數二。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責任編輯:謝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