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泰世華銀行拚CUBE卡、台北富邦銀行搶下好市多發卡權,為信用卡王者寶座,使出渾身解數,但是沒想到,最新的數據結果,中國信託銀行才是冠軍。
根據金管會統計,中信銀一口氣搶下流通卡、有效卡和簽帳金額「3冠王」。
奇怪的是,信用卡市場是一片紅海,競爭激烈,比的是誰優惠高,誰就能搶到客戶。但中信卡的回饋率不見得第一,有的卡一般回饋率甚至只有1%,優惠比它好的卡,比比皆是。
為何它能穩住成長,重返龍頭地位?答案是,不只打價格戰,而先搞清楚客戶的「目的」,不要只想「目的地」。
曾高回饋又降低,客戶埋怨學到一課
3種卡布局!簽帳卡抓住年輕客
中信銀曾經失去好市多發卡權,被國泰銀搶走,其後痛失信用卡龍頭寶座。2016年年底,他們推出Line Pay卡,主打3%高回饋率,可是非但沒搶回冠軍,卻因不堪補貼壓力,到2019年,回饋率降到剩1%。
結果,此舉招致負面批評,中信流通卡成長的動能頓失,4年內從6%萎縮至不到1%,成長率遠低於競爭對手國泰銀,而部分客戶也不滿、抱怨,得出動客服部門,逐個致電解釋。
「這給我們上了一課,只靠拚回饋率不是一個好方法,」中信銀支付金融事業處處長陳德風表示。
可是不拚回饋率,信用卡還能拚什麼?他們用台鐵鳴日號做為啟發的案例之一。
「我們去花蓮、宜蘭和台東等地玩,不知道去了多少遍,但為什麼還要花好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