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稅局官員要問富人的嗜好?
有一次在核對個案的遺產稅申報書時,發現列為「家用財產」的金額將近1000萬日圓。家用財產指的是家具或家產,通常在幾十萬日圓以內,所以我就核對申報書的附加資料,發現家用財產多半是幾只高級手錶。
恐怕是已故的被繼承人有蒐集手錶的嗜好吧。高級品牌的手錶不但會提升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即使是中古貨也能高價變現,所以也兼具投資的功用。
我最近也買了小額藝術品,既能在支持藝術家的同時也滿足占有欲,將來出現資產價值的可能性也不是零,所以我覺得這樣用錢並不壞。
就像這樣,死者的嗜好有時也會影響遺產稅申報。
因此我在調查遺產稅時,一定會問:「已故被繼承人的嗜好是什麼。」稅務署人員詢問這類事情時,許多繼承人也會露出詫異的表情,還常常出現「為什麼要問這種事」、「這和遺產稅有關係嗎」的反應。
就如前面所言,遺產稅和嗜好的關聯並不少。為求簡單易懂,這裡就舉「嗜好是投資」的個案為例。
假如嗜好是投資,遺產稅的申報書卻沒有記載金融資產,就會顯得很奇妙。這種情況或許是有漏報的股票或投資信託,要再次調查證券公司。
如果個案「經常為了興趣而出國旅行」,這也是國稅局官員會在意的資訊。亦如前面所言,富人傾向於積極投資海外,或許在國外藏有大筆財產。要根據這樣的推測決定調查方針,設想「海外是否留有財產」並「調查匯款往國外的紀錄」。
將工作變成最大的興趣
在調查遺產稅過程中詢問被繼承人的嗜好時,常得到的回答是「工作就是興趣」,也有很多人說「父親是工作狂,沒有興趣」,於是就在我心裡強化「有錢人幾乎沒有休閒興趣」的印象。
既然被繼承人留下數以億計的資產身亡,想必多半還是熱衷於工作的人。當然,其中也有個案是有不少嗜好與興趣的,但多半是閱讀、園藝及其他花費不多的事情。
關於世界超級富人的嗜好和關心的事,Wealth-X調查公司發表以下的排行榜(2018年)。這項調查是以擁有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6億元)以上資產的超級富人為目標。只要看看排行榜就知道,「商務」位居壓倒性的第一名。列在第二名以後的項目,也和富人給人的印象相符。
世界超級富豪的嗜好和關心的事:
- 第1名:做生意(56.9%)
- 第2名:慈善活動、社會服務(38.6%)
- 第3名:運動(33.0%)
- 第4名:金融(28.3%)
- 第5名:教育(17.8%)
- 第6名:戶外活動(17.3%)
- 第7名:演講(15.2%)
我也體會到,樂在工作就會讓收入增加。而且將錢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會帶來更多的收入,產生良性循環。
我看過的富人雖然生活簡樸,但在做生意方面則會花大筆錢。比如說,我調查遺產稅時問出對方的嗜好是打高爾夫,不過對方的目的其實是強化與特定會員之間的交際。以前高爾夫的會員權利本身就具有資產上的價值,但這更是一種投資,可望從高爾夫獲得對生意的正面影響。
我自己絕非工作狂,但在獨立執業之後,就不知怎的明白到富人熱衷於工作的理由。比如我為了工作兼嗜好而開始製作YouTube影片,當觀看次數不斷增加,獲得若干收入之後,就變得比當初還要開心。藉由自己的別出心裁,帶給他人一些啟發又增加收入,果然很有趣。
另外,我也持續將閱讀和學習英文當作嗜好,這些事能夠充分活用到撰稿人的工作上。
雖然YouTuber是具代表性的例子,但現在是工作和嗜好界線模糊的時代。表達自己的喜好,獲得龐大收入的人正在增加。拜科技之賜,將來想必可以輕鬆把嗜好活用在工作上,從工作的層面重新思考自己的嗜好,相信會很有趣。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致富原子習慣》
《致富原子習慣:前國稅局官員解密,有錢人不說,卻默默在做的29個養錢法則》
作者:小林義崇
譯者:李友君
出版社:樂金文化
出版日期:2024/11/15
作者簡介
小林義崇(Kobayashi Yoshitaka)
1981年生於福岡縣。畢業於西南學院大學商學院。2004年錄取為東京國稅局的國稅稽查官,從事都內稅務署、東京國稅局、東京國稅上訴法庭的遺產稅調查、處理所得稅確定申報對應事宜,以及上訴審查業務等,其功績連續2年受到東京國稅局局長的表揚。2017年7月離開東京國稅局,成為財經作家暨評論員,作品散見書籍、雜誌及網路媒體上,並在《朝日新聞社》經營的網站「繼承會議」和其他媒體上發表多篇連載文章。2021年9月擔任一般社團法人歌舞伎生活支援理事,協助解決繼承方面的問題。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