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者和貧者對金錢的態度與理解有著明顯的差異。富者以比率的概念計算金錢,貧者以絕對數值計算金錢。同樣是賺了100萬元,富者會計算自己花費多少成本賺到這筆錢,但貧者眼中只有100萬這個數字。

如此不同的金錢觀,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

比方說,某個人賺了新台幣100萬元,富者關心的是,他投資了什麼才賺到100萬;貧者思維的有錢人,看到100萬這個數字,只會覺得是筆小錢,對此不屑一顧。把100萬元當成小錢的想法,無法帶來有建設性的想法。

打個比方來解釋這個原理吧。

整形手術後,醫生不只看整形的結果,甚至更著重於整形前與整形的過程。然而,消費者會怎麼做?他們只注重整形前後的絕對結果,不看過程。醫生和消費者,誰是賺錢的人?當然是醫生,消費者是花錢的人。

金錢觀念也一樣。以比率的概念計算金錢的習慣,讓你得以從有建設性的角度審視原因與過程。與此相反,以絕對數值計算金錢的習慣,只會造成不必要的消費。因為當你賺到100萬元時,不會思考其中付出多少代價,或者檢視賺進這筆錢的方法,只知計較這筆錢是多是少。這種思考模式無法看到金錢真正的價值,很容易造成浪費。

假設年薪100萬元,如果每年存下40萬元,25年後就可以存1000萬元。接著,你再把這1000萬拿去投資,獲得10%的收益,也就是100萬元。

對你來說,這100萬元的價值將不僅止於這個數字,它是你辛苦多年存下1000萬元創造的收益,這麼貴重的100萬能夠隨便浪費嗎?

因為你知道賺到這筆錢必須經歷怎樣的過程、付出多少的努力,所以不會輕易浪費,還會把它用在能夠創造更高價值的地方。

這點在投資的時候,將表現得更明顯。富者以比率的概念計算金錢,早就明白不可能一夜暴富。

然而,以絕對數值計算金錢,只計較數字多寡的人,老是想著一夜暴富。進行不動產投資時,一聽到能賺錢,便立即投資,完全不顧風險高低和資金多寡,簡直是飛蛾撲火。到頭來,因為貪心套在高點,損失慘重的多半是貧者。

股市也一樣。投資概念股、衍生商品,或是進行當沖的人,後來多數成為了貧者。因為他們不曾考慮自己投資了多少錢、花了多少時間,所以看不到其中的風險。

如果有人說自己賺了100萬元,請不要把它視為單純的100萬,小看這筆錢。試著觀察其中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收益率是多少百分比、花了多少時間等,多關心獲得這筆錢的過程吧。

這個小小的思考習慣,將教你何為賺錢之道。

書籍簡介


《富者的態度:關於工作、投資、關係、金錢的正確心態》

作者: J won(제이원)
譯者: Loui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6/01

作者簡介
J won(제이원)

平凡的大韓民國家長。

2008年金融危機時,身為老闆的他,經歷了一段比誰都痛苦的時期。為了挽救危在旦夕的公司,不分晝夜苦學奮鬥,終於在不動產競標中找到轉機。

他的投資策略簡單得令人訝異,捨去所有不必要的作為,鑽研實踐與獲益的關鍵。因此,他的執行率和報酬率非常高。

近來,他透過個人部落格、社團與各界讀者交流。不只分享競標不動產的方法,也討論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必要的態度等等,主題相當多元。

期望眾多的平凡家長們,可以藉由自己的故事找到新的機會。《富者的態度:關於工作、投資、關係、金錢的正確心態》是他最為知名的著作。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