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房價高居不下,以及人民的薪資成長幅度追不上物價,這幾年國人開始投入資金到股市與債市,尤其ETF更是熱門。這種被動基金規模越來越大,成為影響投資市場的一股力量。

當個股市值出現漲跌時,馬上會影響到多檔ETF的成分比重,基金就會被迫大幅加碼或減碼,對於個股股價影響甚大。

像是航運股及AI概念股都是如此,高股息也是相同道理。這是提醒投資人在買入股票時,需特別留意的部分。股價波動最大的時候,往往是該股基本盤的高峰已經過去。只要個股出現價格不漲,大股東持續申報轉讓持股就是警訊。

近期的大事是美國長短天期公債殖利率不斷飆升,導致債券價格直直落。很多散戶或法人機構被套牢、帳面損失嚴重。

該怎麼應對?長期投資人可以耐心等候公債價格回升,因為美國聯準會(FED)早晚會降息。至於短中期者投資者則蒙受虧損,這就是典型一窩蜂競逐標的的後果。

從2022年起,許多專家學者開始倡議公債是最安全的標的,可獲得固定收益,適合保守者。投入債市可以獲得2種利得:資本利得(債息)及價差利得(債券價格上漲),只是沒想到後者跌幅竟然失控,出現兩位數的虧損。

歷史證明,只要股市呈現一窩蜂,就代表需求遠大於供給,價格就會出現不正常的狀況。

不過目前為止,進入股市與債市的甜蜜點已經到來。雖然國際間有戰事未果,國內則有升息陰影,壟罩著悲觀的論調。我有把握,這是危機入市的契機,預計市場會逐步復甦,該準備開始布局2024年的投資組合了。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