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心理學對開始關注金錢與社會地位如何影響人們的社會心理行為,得到的結論是:經濟狀況較好的人,會自認比經濟狀況較差的人優越、較沒同理心,而且比起較窮的人,更容易認為違反交通規則或逃稅不算什麼違法行為。
不過,這些行為的背後並非惡意或惡劣的人品,只是個人享有的優勢會改變觀看視角。
這一點,從實驗中受試者暫時進入有錢人的角色時,也會表現出「富人慣習」的現象便可以證明。
就像打開開關一樣,擁有越多錢,就越容易只想到自己。反過來,也可以觀察到類似的現象:當人暫時陷入手頭拮据的窘狀,與別人合作的意願也會大增。
有錢人看種錢財帶來的自由
柏克萊研究人員用簡單的成本效益分析來描述行為的改變:有錢人不必依賴他人的善意過活,因此也較不在乎別人對他評價如何。
沒錢的人想過好日子,最好與他人團結。而有錢人不必仰仗他人的意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追求自己的目標,而且還可以毫無顧忌的展現自己的優勢,不必擔心會招來不利。富人看重的正是錢財帶來這樣的自由(而不是可以隨意買下奢侈品)。
這也是社會學家雷納·齊特曼(Rainer Zitelmann)的研究發現,他在《富豪的心理》一書中訪問了45位財產超過千萬至上億的富翁,問錢財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受訪者最重視的有三:一是獨立,二是自我實現,三是安全感。遠遠落在這三項之後,才是自我肯定及物質消費。
為何有錢人看重自主獨立甚於消費力呢?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答案相當貼切:「我可以理解大家都想要有好幾百萬美元的心理,畢竟有了錢,可以帶來一些實質的自由。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當你擁有更多的錢以後,漢堡還是一樣的漢堡。」
超級富豪的說法很可能經過美化,而且強調精神價值高於無腦消費當然比較好聽。另一方面,不必是超級富豪也都知道,經濟資本是各種生活風險的最佳緩衝,也是發展自我及實現夢想、過想要的生活,以及提供下一代最佳起跑點最重要的前提要件。
財富會為有錢人帶來的良性循環
金錢所賦予的自由,不僅對生活態度產生正面積極的效應,同時也會對慣習產生重大的影響。
對那些擁有高度或低度財務緩衝能力的人來說,工作這件事會變成一種選擇(多少不再那麼重要)。學校老師可以降低上課時數;企業講師不必再以低價推銷自己的課程,而能要求與自身能力相符的講師費;專案經理可打斷冗長毫無結果的會議,逕自去接幼兒園的孩子回家;真正非常有錢的人成立基金會致力於拯救世界,在各國政府及世界衛生組織之外,以自己覺得更有希望的方法行事。
擁有大量經濟資本的人,不必屈居於人下。在經濟資本不斷增加的同時,人們會開始想要更多,也會開始做一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創業、寫小說、在新領域開發事業、買下罕見的特殊儀器、開始上自然療法課程、買下一家行情看好的新創企業。
這些行動又創造了更多賺錢的機會,野心也就越來越大。而這也反過來使個人更熱衷其中,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錢工作的結果,通常就是自己工作更多、更賣力。
在理想的狀況下,因為有錢而獲得的自由,應該可以轉化成「輕鬆慣習」。這種無拘無束的慣習很難假冒,因為輕鬆的態度來自生活經驗:我就是自己的主人,不會遇到太多倒楣事,就算有,我也知道該如何面對。
能有這樣的自信,當然不只是大量的物質資本這樣一個前提要件而已,否則川普(Donald Trump)就不可能是川普。但是,輕鬆的生活態度,以及因此所產生自信的外在表現,經濟安全感不可或缺。
*本文摘自先覺出版《慣習Habitus》
《慣習Habitus:輕鬆做好準備,躍向人生顛峰》
作者:朵莉絲·馬爾汀(Doris Märtin)
譯者:劉于怡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11/01
作者簡介
朵莉絲·馬爾汀(Doris Märtin)
語言和文學博士。自從中學時期到法國交換學生,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寄宿家庭受到上下兩階層不同生活體驗的洗禮後,便開始關注「慣習」這個主題。在近60歲完成本書,以表達一生研究階級文化影響力,以及對成功人士的各種近身社會觀察。
從事寫作、諮詢、教育訓練。20多年來,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諮詢、講座和輔導,並贏得全球聲譽。撰寫的20本書已被翻譯成世界十多種語言。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