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正在復甦,這股熱潮席捲各大新聞頭條。印度將成為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大型經濟體;法國公布52年以來最強勁的經濟表現;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引述最新季度成長數據,證實美國經濟在20年來,成長速度首次超車中國,終於建立起21世紀的美國經濟。

但,2021年看起來之所以如此美好,是因為許多經濟體在前一年受到嚴重打擊,急遽萎縮。這種反彈只是曇花一現...真正的問題是,疫情後,在基期效應消退與貨幣刺激政策撤場後,經濟將會如何表現?人口統計和生產力趨勢顯示,時序邁入2020年代,經濟成長速度很可能會比過去10年還要慢。

金融危機後,經濟成長回不去了

簡單說一下歷史背景,能解釋原因。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戰後嬰兒潮幾乎讓全球人口成長速度翻倍,成長率來到2%,創歷史新高;產能亦獲得提升,由新技術與投資熱潮推動,生產力的成長率增加了兩倍,達到約2%。換言之,勞動市場不僅有更多人力,每個人的產出又更多,推升全球GDP成長翻倍至前所未見的4%。戰後奇蹟的情景,在1950年代繼續蓬勃發展。

1980年代,經濟裂縫開始現形。生育率下降,人口與生產力成長率皆放緩。不過,兩股新的成長動能接著出現了,讓經濟奇蹟得以延續。

第一,是債務繁榮。在得以控制通膨的前提下,全球央行把利率調降到歷史新低,同時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帶動更多市場資金借貸;第二,是全球化起飛。國家取得新的自由市場共識,對貿易、金錢、人才以及數據向外開放邊境。有了債務與全球化兩大動能助攻,全球GDP成長還可以徘徊在4%左右的高水準程度。

然而,2008年的金融海嘯隨後帶來大逆轉。跨國貿易與人才流動雙雙放緩,資金流動崩潰並停滯,只有數據繼續增加,全球交流轉趨封閉。受此嚴峻衝擊,許多已開發國家的家庭削減債務,儘管政府與企業持續擴大總債務規模,增加速度卻很緩慢,導致經濟成長的動力疲弱。

此外,即便數位科技不斷革新,協助企業省時省力,技術並擴展到許多地區,但全球生產力成長率仍衰弱至1%。伴隨著經濟停滯,下降的生育率開始威脅到16歲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該年齡區間的人口成長率從1.5%下滑至1%。

前述原因,解釋了為什麼在2010年代,全球經濟年成長率幾乎無法超過2.5%,這是戰後最糟的十年期表現。「4D」力量,分別為人口減少、生產力衰弱、去全球化、債務積累(Depopulation, Declining productivity, Deglobalisation, Debt),阻礙經濟發展,而COVID-19大流行,進一步放大了這四大趨勢帶來的影響。

疫情放大「4D」效應,沒有國家能免疫

COVID-19激起了嬰兒荒、移民荒、退休與辭職大浪,全都加劇人口成長壓力。雖然,生產力通常在危機後的復甦世界會一併提升,但這次許多經濟體卻是委靡不振。美國、中國等世界強權正在「向內轉」,比起全球化,現在大家更嚮往的是「自給自足」。

為了對付疫情,各國政府在封城期間付出龐大成本,全球債務總額創新高。但現在,升息將至、借貸成本增加,各式各樣金融產品的借款人不願意再承擔更多債務,經濟成長失去動能挹注。「4D」效應影響越演越烈,顯見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趨勢不會改變。

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是對「4D」免疫的孤島。大家都必須重新審視,在新的時代,我們能否繼續向上成長。像美國一樣的高收入國家,目標在接下來10年達到3%的GDP年成長率,但其實,這個數字如果有2%就該偷笑了;至於印度等低收入國家,則需要把成長率基準目標,從原本的7%調降至5%。

不僅如此,為全球經濟前景增添複雜性的,是通膨真的回來了!短時間的供給短缺與大規模寬鬆政策誘發了通膨,但因為又發生勞動力緊縮與薪資上漲,可能會讓通膨繼續存在。一旦通膨回歸,立法者將不再能像過往一樣,以不斷挹注刺激的方法,保持經濟成長。至於投資者,則已經習慣疫情間,央行在市場風吹草動之時即出手援助,他們需要戒掉寬鬆政策帶來的舒適環境。

與其吹捧暫時性亮麗的經濟表現數據,全世界不如趁現在認清一個現實:「4D」力量將形塑疫後世界,恐怕帶來兩大經濟現象,也就是「成長趨緩」和「通膨高漲」。

責任編輯:邱韞蓁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