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的股市表現都不好,不只是上市公司,連新創企業的估值也大幅向下調整。瑞典金融支付獨角獸科技公司Klarna,原先估值有456億美元,但最近一輪募資估值僅剩67億美元,降幅達85%,說明新創企業寒冬來臨。

過去2年,在全球資金浪潮中,新創企業絕對是最大受惠者。新題材不斷湧出,如元宇宙、電動車、AI應用及生物醫藥等,這些新創公司募集了大量資金。2021年,全球創投市場交易金額達到6208億美元,但今年熱度卻明顯降溫。

然而展望未來,我們也可以說,這是最好入場時機。因為人類科技不斷進步,未來仍有許多新趨勢值得投資,不管是科技巨頭或想要轉型的傳統企業,只要手上掌握巨額現金,都可趁機尋找投資標的。

綜觀未來投資的大趨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

1.AI

AI(人工智慧)已經不能夠當作投資主流,現在的AI已融入各產業中。對台灣新創公司而言,最有應用價值的場景除了製造業以外,還有醫療、零售、及金融。關鍵在於,市場必須走向國外,不能局限於台灣。

2.綠能

氣候變遷造成全世界天然災害加劇,綠能是很有潛力的投資領域。台灣在綠能領域裡有什麼商機?我認為除了電動車以外,還有儲能產業及氣候變遷相關科技。但問題是,新創公司很難切入這個領域,近期在這個領域投資的都是大企業。

以電池來說,台塑台泥鴻海等企業為最大宗;電動車除了鴻海打造MIH以外,電子五哥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都有切入。另外,儲能也有不少大型企業介入。

3.元宇宙

元宇宙去年非常熱門,只要沾上邊都變成概念股,但現在進入理性思考階段。元宇宙的巨頭Meta最近也面臨諸多挑戰,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降低傳統新聞及社群媒體比重,將大部分資源放在佈局元宇宙,如VR/AR上,但短期成效不彰,看來至少需要5年時間。台灣除了宏達電以外,其他業者要從元宇宙獲得短期效益恐怕較辛苦。

4.生物醫藥

上週亞洲生技大會在台灣舉行(BIO-Asia-Taiwan 2022),全世界的業者前來參加。近期台灣生技產業趨勢轉好,7月25日永續型創投鑽石生技登錄興櫃,股價第一天漲幅高達750%,說明生技產業未來仍有前景。此外,醫療科技及精準健康也是台灣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政府也致力於修法推動細胞治療、遠距醫療與再生醫療,並推動成立基金支持研究。

5.金融科技

這是去年全球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但今年卻跌得最慘。很大理由是,近期加密貨幣崩盤,另外去年看好的Web3.0、Defi(去中心化金融)面臨巨大挑戰。台灣有很多金融科技人才,目前或許是發展的好機會,但新創業者必須走出台灣,東南亞或許是好市場。

6.通訊與太空產業

最近流行話題是低軌衛星,7月26日歐洲電信衛星(Eutelsat)發表聲明,他們準備購併英國衛星服務業者OneWeb,以對抗「星鏈」(Starlink)。1顆衛星上就有很多零組件,這些其實都可以跟台灣的科技結合,目前台灣3大電信業者也都說正與國際低軌衛星業者洽談中。

除此之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日前在屏東發射了台灣首枚類衛星載具火箭,顯現技術面有重大突破。

我們現在處在最壞的時機,但也是最好的時機。在這個科技大爆發的時代,新創企業與大企業應該攜手合作,共同開發新科技,創造台灣未來的護國神山!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林思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