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朋友來我家拜訪,我們聊天時發生了一件事。當時聊得正起勁,他卻突然拿出手機來搜尋某項商品。
他說想起家中的米吃完了,要趁還記得時趕快訂。他花了大約5分鐘尋找最低價的商品並完成訂購,然後他放下手機自嘲說:「我竟然為了節省1000韓元(約新台幣24元)而花時間比價⋯⋯這些時間如果拿去投資在更有生產力的事上,應該會更好,但我就是改不掉這個習慣。」
也許他是覺得我們很久沒見,卻花時間在做這些事,有點不好意思。但其實,我沒有很在乎他聊天聊到一半,突然說要買東西。而且,我無法同意他後來說的那句話,難道為了省1000韓元而到處搜尋比價,是非改不可的習慣嗎?
希望哪天有錢到不用比價?
偶爾我會聽到別人感嘆,說希望能過著不用比價、想買什麼就直接結帳的生活。不過我想,手頭寬裕到不需要比價的人,肯定也喜歡買到便宜價。
某天晚上,一個住我家附近但不太熟的朋友急著跟我聯絡,訊息內容是問我,能不能借他某個會員號碼。他說,自己剛才跟其他人在餐廳吃飯,想起用我的會員結帳能打95折,所以才跟我聯絡。他是一位相當成功的實業家,如果拿聯絡我的時間和精力去工作,肯定能很有效率的賺回折扣的價差。
即使是這樣一位手頭闊綽的人,也不喜歡要花更多錢去買同一件東西。看銀行、發卡公司跟百貨公司的頂級貴賓服務,主要的優惠都是「折扣」,應該就能略知一二吧!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我認為,一個人對支出的「態度」與「財富」,有著不容忽視的因果關係。況且,像我這種消費水準一般的平凡人,花點時間搜尋,幫自己節省1000韓元,絕對是件很有價值的事。
有意義的比價,反而讓人學會珍惜物品
購物新手剛開始查詢物品的販售處、嘗試比價時,肯定會花上許多時間。他會煩惱應該要直接去現場買比較好,還是選擇網購、甘願付運費。如果網購,那要以什麼標準、在哪些網站搜尋、以哪些條件篩選等,每個選擇的時刻都令人頭痛不已。
但這種事情反覆經歷幾次後,很快就能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購物模式。你會開始掌握取得必要購物資訊的管道,會發現即使並非最低價,在值得信賴的購物網站累積消費次數、賺取點數,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
雖然這些愛用的服務,可能隨著時間定期汰換,但你很快就能適應。這些經驗累積,會逐漸成為你不容忽視的購物經歷。
去年,我置換家中用了15年的洗衣機,同時還買了烘衣機。考慮到用了15年仍沒有故障的前任,我挑選洗衣機所耗費的精力很不一般,也因此要花費比平常更多的時間做功課。
雖然都是洗衣機加烘衣機的組合,但藉著這次的經驗我發現,洗烘衣機的組合商品,反而比兩者分開來買貴上數十萬韓元。在這個即使是買牛奶,特價套組都會比單買便宜的世界,洗烘衣機的購物原則真的令人感到疑惑。
深入了解後才知道,我們在購買這些不算便宜的商品時,不僅無法獲得折扣,還得多付錢的最大原因就在於「情報」。雖然只要多搜尋幾次、多點幾下,就能得到這些折扣情報,但嫌麻煩或是不知道該這麼做的人,就必須付出更多費用來買這些商品。
世上大多數的商品與購物型態,情報的價值可比想像中要貴許多。購買商品的體積越大,越需要親自奔走,才有可能獲得真正必要的資訊。因為,購物市場隨時都在變動,而自己的狀況與需求也會隨著情報的方向而改變。
對情報採取開放的態度,能讓我們更珍惜自己人生中的許多事物,這些經驗也會使你的生活品質更好。省下1000韓元的習慣,若能與省下上千萬元、上億元的念頭相互連結,那為了省下這點小錢的辛苦,可就不容忽視了。
如何找到最低價的商品?
- 到入口網站搜尋要購買的物品名稱,交易中介網站有時會提供額外的折扣。
- 如果排列順序設定為最低價,會出現一些無關的商品。例如要找智慧型手機,卻出現500韓元(約新台幣12元)的手機支架。請先設定一個大略的範圍,再設定價格由低到高排序就好。
- 若要買高價物品,不一定要等特價時再買,平時就先了解價位會比較好。因為特價活動開始後,提高物品原價再提供折價券的情況很多。
- 如果有價格還算不錯的購物網站,集中在該處購物,累積消費點數也是個好方法。
- 熟悉搜尋的方法,找到屬於自己的購物方式後,就別再花太多時間研究。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公司《人生不能照單全收,買東西也是》
《人生不能照單全收,買東西也是:你怎麼買東西,就會怎麼過日子!不盲買、不跟風,讓生活更美好的43個消費提案》
作者:南仁淑
譯者:陳品芳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3/11/30
作者簡介
南仁淑
小說家、散文家。其著作於中國、台灣、越南、泰國、蒙古等地翻譯出版,在中國銷售已超過150萬冊。《20幾歲決定女人的一生》一書更於韓國和中國兩地銷售合計超過380萬冊,使其一躍成為廣受喜愛的「女性心靈導師」。
在《人生不能照單全收,買東西也是》中,南仁淑以截然不同的全新角度,講述自己的購物心理學。她認為,購物的態度等同於面對人生的態度,你的生活代言了你這個人。她在書中透過自身的購物哲學,記錄掌握自我人生與改變的智慧及訣竅,並提供最直接、最實際的指南,是一本女性的必讀著作。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