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通膨,很麻煩!

各界對通膨走向,從暫時、持續,甚至爭論會不會引發停滯性通膨;對通膨的防堵,有人堅持緩升息,先降低失業率,也有人支持提早升息。「各方意見分歧,(通膨)非常難解!」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說。

為何這次通膨特別棘手?「成因不一樣,」一位操盤逾30年、指導教授為聯準會(Fed)前任官員的證券主管指出,2004年至2008年,美國曾發生通膨,但那是因經濟成長,需求與消費強勁,「從石油、黑色金屬、房地產、黃金,到股市逐步皆漲,這是典型的通膨。」

原物料、不動產、股市
此時貿然配置風險都偏高

但,今年5月前,全球包括美國,受疫情衝擊,經濟尚未恢復元氣,聯準會一直希望失業率能降到3%左右,卻因生產減緩和運輸困難,供給卡關,又發生缺工缺料,物價快速飆升,原本穩控在2%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5月竟衝上4.93%,並連續4個月都在5%以上。

物價漲太快,就業、薪資卻升太慢,以及QE(量化寬鬆)尚未退場,壓抑物價的升息政策遲遲無法決定出手時機。

這一波非典型通膨,政府難解,投資人也面臨以下難題。

在典型的通膨時期,有5大資產具有抗通膨的效益,亦即股票、黃金、原物料、不動產,以及抗通膨債券(TIPS)。

傳統抗通膨資產,債券、黃金竟失靈
傳統抗通膨資產,債券、黃金竟失靈(圖表製作者:劉萍)

「這一次,有部分資產是失靈的。」朱岳中觀察道,以美國CPI為比較基準,今年以來CPI的累計增幅是4.8%,結果黃金、抗通膨債券的表現都不佳,並無法打敗通膨。

「尤其CPI在5月走高,剛創新高的黃金,竟開始大跌,畢竟連比特幣都能抗通膨,黃金已與抗通膨、分散風險的效果脫節了。」他搖頭說。黃金雖近期上揚,但不易回歷史新高。

第二,美元轉強等變數,不利抗通膨資產。

除了黃金、抗通膨債券,其他4大抗通膨資產的報酬率,雖遠超越CPI,但投資國際市場逾16年、國際認證理財規畫師吳盛富提醒,有3大變數恐不利抗通膨資產。

首先,美元轉弱走強,不利原物料後市表現;其次,若升息確定且提前,則不動產相關商品恐受衝擊;再者,股價在相對高點,像原物料中的石油、能源等,以及不動產都已漲多,雖然短線趨勢仍強,此時若追高,風險恐大過抗通膨效益。

布建安全投資組合
買美、台股指數,別追題材

「因為這類資產波動大,出場時機難掌握,貿然配置,不但抗不了通膨,甚至還會通賠。」吳盛富說。

通膨正高,經濟未暖,升息卻又將至的尷尬期,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股神巴菲特有兩大投資建議,最為實用:一是挑選在通膨環境下,仍能夠因為剛性需求而抬高價格的好公司,或是可以不斷產生現金流的好企業;二是手續費與管理費等成本低的指數型基金,是另類的抗通膨工具。

對於挑選標的,基金教母蕭碧燕與吳盛富建議,全球市場型基金或ETF,最適合一般投資人。以現階段而言,仍值得投資的標的,如美國S&P 500 ETF,台灣50指數相關的ETF;基金則以短、中、長期績效在前1/2到1/4前的美國基金、台股基金為佳。

或者,也可以投資高收益債券型,但信評需在BB級以上的債券,至少需占比重6成。

另外,不動產相關標的始終是抗通膨的好選擇,例如,投資美國不動產ETF,或基金如摩根士丹利環球房地產基金、駿利亨德森環球房地產股票收益基金等標的。

蕭碧燕提醒,從通膨到接下來升息,投資重點不是追著題材跑,而是布建安全的投資組合。她建議,投資人應該做好3大準備。

第一,檢視手上持有的資產,長期報酬是否能打敗通膨。雖在升息初期或市場空頭期間,整體報酬率不佳,但長期會回到正報酬,這類資產持續定期定額及執行停利點。但非這類資產,蕭碧燕建議就換檔操作,或乾脆賣掉。

第二,以領息為目的的債券基金。挑選原則是持有債券的信評,BB級占5至6成以上,違約風險小,就繼續領息不賣,不必在乎淨值波動。

第三,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趁好資產有下跌時加碼;若有能力,再撥一小部分投入在通膨受惠的資產,但要掌握時機,遵守投資紀律,停利出場。

投資路上,通膨、升息和股災只是一時的路況,都不會是永遠的,如果你有做好裝備,就會贏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