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的ETF最早多以年配息為主,後來出現半年配,接著出現季配息;目前看來,季配息已經成為主流。

部份債券型ETF開始出現「月配息」,如00772B及00773B是最早實施月配息的債券型ETF。接著,最近開始有新上市的股票型ETF,也採月配息,如00929是第一檔月配息的股票型ETF。未來會不會有更多ETF採月配息,可以拭目以待。

從年配、半年配、季配到月配,顯然投資人越來越希望把配息的時間縮短,能早日拿到股息,獲得穩定現金流是主要目標。

越來越穩定的配息金額

ETF配息的錢從哪裡來呢?當然是成份股的股息。以台股來說,個股的配息時間以每年6~9月為最大宗,當ETF收到成份股的股息後,就會進行分配。如果是年配,就一次就把配息發完;如果是半年配,就會分兩次發完。

通常半年配的兩次配息都不太平均。以0050為例,在2020年~2023年上半年,每單位配息分別為0.70、3.05、0.35、3.20、1.80、2.60、1.90,以006208為例;在2020年~2023年上半年,分別為0.48、1.14、0.31、1.64、1.25、1.03、1.35。近2年(4期)有比較平均,但更早之前的上半年與下半年,配息比例呈現極大的差異。

配息不平均,不外乎是2個季度收到的股息多寡不均,如果是在除息旺季發的股息,當然股息就會比較高;除息淡季,因為收到的總股息較少,所以發的股息就比較少。

不過,最近這2年來,有差距縮小的趨勢,可能是發行ETF的投信,為了回應投資人「需要較穩定的股息」所做的改變,所以在旺季時保留部分股息、下次淡季時再發放,以平衡2次的落差。

市值型、股息型ETF差在哪?月配息從誰開始?

現在股票型ETF一般可以分為「市值型」及「股息型」為兩大宗,當然還有「主題型」或「產業型」。我們以「市值型」及「股息型」來比較,市值型如0050、006208、00922等,股息型如0056、00878、 00900、00919等。

根據研究,市值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約為3.5%,股息型的股息殖利率平均約為5.0~5.5%。但股價的成長,是市值型占優勢,亦即市值型整體年化報酬率較高,但殖利率是落後高股息型的。因此,市值型ETF多半比較不強調股息的平均,或增加發放的頻率,0050、006208都是半年配;股息型ETF就比較強調配息的平均與穩定。

我想大家應該知道,0056是由年配息變成季配息的ETF吧?原本0056堅持年配息,但是被00878逐步追上後,有感於市場趨勢朝向「季配」,所以也不再堅持年配息、於5月底宣布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0056重大的改變,宣示了未來季配息將為主成為標準配備。不過,市值型ETF的半年配,已經能讓投資人接受了,所以0050、006208仍然保持半年配。

但是,現在季配息似乎又無法滿足投資人了,ETF出現「雙月配息」或「月配息」的情形。早期幾乎沒有ETF是月配息,債券型的00772B及00773B是最早實施月配息的ETF,2022年2月從季配息改為月配息。

首檔採月配息的股票型ETF,為最近很火紅的00929。上市三個多月以來已經配息3次,得到許多投資人青睞、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是股票型ETF中,僅次於0050、0056、00878之後,排名第四大的ETF,足見月配息的魅力真的很大。

月配息會減少股息投報率?從2面向算給你看

為了穩定配息,近期有不少季配息ETF引入「收益平準金」機制。平準金機制的利弊,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在此不詳述。我是認為,平準金對於穩定配息來說,還是有其好處。如果要選擇配息頻率高的標的,如季配或月配,可以將平準金的有無列為考慮。

其實,配息的頻率也會影響收益的多寡,以下我簡單從「殖利率」和「補充保費」兩個方向來簡單分析一下。

1.殖利率

我們知道,股息匯到帳戶,每次需要付10元的匯費(當然,也有不需匯費的。比如說該ETF的資金保管銀行,跟您欲匯入的帳戶是同一家銀行,就不用匯費)。我們試想像,假如我們有一檔高股息ETF、殖利率為5%,假設每年股息1.2萬元,那麼你持有的ETF價值應為24萬元。

  • 如果該檔ETF採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的匯費,實得11990元,殖利率為4.996%。
  • 如果採用半年配息,每年會扣除20元匯費,實得11980元,殖利率為4.992%。
  • 如果採用季配息,每年會扣除40元匯費,實得11960元,殖利率為4.983%。
  • 如果採用月配息,每年會扣除120元匯費,實得11880元,殖利率為4.950%

假如我們是小資族,有一檔高股息ETF、殖利率為5%,每年股息僅有1200元,那麼ETF的價值應為2.4萬元。

  • 如果採用年配息,每年扣除10元匯費,實得1190元,殖利率為4.958%。
  • 如果採用半年配息,每年會扣除20元匯費,實得1180元,殖利率為4.917%。
  • 如果採用季配息,每年會扣除40元匯費,實得1160元,殖利率為4.833%。
  • 如果採用月配息,每年會扣除120元匯費,實得1080元,殖利率為4.500%

也就是說,如果是月配息,每月扣除匯費對持有市值24萬元ETF的投資人來說,殖利率會由5%降為4.95%,降了0.05%、少了1/0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算小。但若只持有市值2.4萬元的ETF,殖利率將會由5%降為4.5%,降了0.5%、高達1/10的收益,對整體收益影響不小。

當然,持有市值越高、匯費占的比例越低,報酬率越不用擔心被匯費降低。所以結論就是,要持有高股息「月配息」的ETF,要有不能只買少量的心理準備,最好能買到24萬元以上,才能將匯費的影響減少到1/100以下;如果能買超過240萬元,匯費的影響將降到1/1000以下。

不過,如果要精打細算的省掉這筆匯費,將匯入股息的帳號,改為該檔ETF保管銀行的帳號,是可以實施的方式。

2.補充保費

現行法規規定,「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費率為2.11%,單筆股利超過(含)2萬元便課此費用。」如果是年配息,那麼單筆股利比較容易超過2萬元;如果是月配息,平均每月只有1/12股利,因此被課補充保費的機會變低,能存到「不被課保費的張數」就能比較多。

假設有一檔ETF為20元、一張是2萬元,殖利率為5%,如果由年配變為月配,「不用繳補充保費」的ETF市值應該是多少?

  • 年配息:每年免課補充保費有2萬元額度。
    2萬元÷5%=40萬元,40萬元的股票價值是20張。

  • 半年配息:單筆股利2萬元,每年免課補充保費有4萬元額度。
    4萬÷5%=80萬元,80萬元的股票價值是40張。

  • 季配息:單筆股利2萬元,每年免課補充保費有8萬元額度。
    8萬÷5%=160萬元,160萬元的股票價值是80張。

  • 月配息:單筆股利2萬元,每年免課補充保費有24萬元額度。
    24萬÷5%=480萬元,480萬元的股票價值是240張。

如果是年配息,只要持有該檔ETF超過20張,就可能會被課到補充保費;若是月配息,額度可以提高到240張。月配息的優勢就在於,雖然多了匯費,但達到繳補充保費的門檻提高,對於持有張數較多的人來說,可以省下不少補充保費。

當然,繳補充保費能幫助國家財政,當然很好。但想精打細算的朋友,也需要知道如何最有效率的運用資金。祝褔大家都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ETF,在投資的路上走得穩健又安心!

*本文獲「茉園存股隨筆」授權轉載,原文:ETF月配息是趨勢嗎?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