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若已讀過〈獨家專訪電商人妻》社群行銷不只是洞察,還有操弄人性〉一文,請直接看下方較大的標題,該內容為付費讀者限定。【點我拿限時優惠】10/6 - 10/17 一元讀

怎麼開始經營知識型帳號「電商人妻」?

以前我們有一群媒體人,那個時候Facebook才剛興盛,大家覺得Facebook社群是很有流量的,那時候流行的話題是成長駭客,Instagram在那個時候還是很小眾,當時大眾也不了解,Instagram其實很好玩,因為它有A/B testing(A/B 測試)這件事情。

我非常很好奇,開始寫Medium文章(編按:Medium為一個類部落格平台),翻譯國外的研究跟Case、數據,開始想我應該要來做自媒體實驗,我想知道如果我從0開一個帳號,根據這些A/B testing我可以發展成什麼情況?那個時候知識型的IP、帳號很少,少到不行,基本上是沒有人在做,我開始以後,就很多社群專家都加入一起做。

經營的時候,又發現「我好像對這個東西蠻可以應付的」,因為我的動作比別人快一點,我又會自己做圖、做素材,可能別人需要一個 Team,但我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所以我成長速度就比別人快一點。

為什麼你處理訊息、跟風的速度可以這麼快?這是什麼個人特質才能做到?

很多人說我沒睡覺,有啦,我有睡覺!還有打手遊、也有在追劇。我研究所念圖傳,當時去報社實習,那報社是蘋果,實習單位是收投訴爆料的,必須接網路爆料、電話爆料,民眾傳真、還有E-mail,一天上班寫二、三百則短新聞稿,要整理短信用稿(50字的簡訊用稿),寫好後發給記者,判斷東西有料、可以報就會採用。所以這等於是第一線,那時候就被訓練得動作很快,不能漏,就練成了速度、一心多用。

我覺得我也是喜歡搶快的那一種,所以後來才會想說要來做這件事情(經營自媒體)。

平常也有其他工作進行中,經營社群等於雙軌、三軌或四軌,目前是四軌?

對,現在還要管飲料店,像是之前店裡停水很麻煩,很多事情要同時做。 所以之前原本都是1+1(電商人妻與一位助理),現在是1+2。不過自媒體的東西,都還是我自己弄,助理幫忙處理其他東西。

如果是對「追快」、「自媒體實驗」有興趣,為什麼會綁在Instagram上做,而不是做其他社群平台?

我其實是很不服輸的類型,剛開始做自媒體的,也有人想來做 Instagram,就出現競爭者,就覺得「不能輸他」,會很想要贏啊!另一方面,是我也喜歡做、也希望在臺灣,大家聽到 Instagram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