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學院裡,有一位特別學員廖心筠,她不是企業老闆,她自己的名字就是品牌。在社群媒體的年代,年輕人都想擁有個人品牌,成為網紅、Youtuber,個人品牌影響力日益重要,甚至會超越企業,這篇就以廖心筠為例,來聊聊個人品牌的經營與維護。
廖心筠的粉絲頁「收納幸福-廖心筠」擁有11萬粉絲,有關她的媒體報導更是不計其數。能夠受到媒體青睞,在於她的品牌定位清楚,能精準掌握議題,引領風潮。
品牌定位是個人品牌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確認自己的關鍵字、風格與核心競爭優勢,並透過自己的形象、言行表現出來,才是站穩個人品牌化的關鍵。
個人品牌可以引領風潮,掌握議題讓媒體跟隨
廖心筠的關鍵字是「收納」、「居家整理術」、「斷捨離」。正是大眾面臨雜亂生活的痛點,她掌握議題、抓住風口,提供實用的知識及專業技能,因此能吸引粉絲、受到媒體的關注。2012年成立「收納幸福工作室」的廖心筠,很可能是台灣第一個收納達人,自然會被媒體青睞。目前她順勢推出家庭收納相關產品及服務,打開台灣的收納服務市場。
從山下英子的書籍「斷捨離」,到近藤麻理惠電視節目「怦然心動人生整理魔法」,以及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由家庭物品收納衍生到人生、生命歷程的整理,這些著作一推出,往往造成全球性風潮,甚至有評論家說「收納整理」已經是全球「現象級」的新行業。
個人品牌仍需團隊協助,發揮影響力
廖心筠剛加入影響力品牌學院時,正思考著如何才能結合個人能力與品牌力,發揮影響力。加上她的清晰願景:「希望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人生整理師,贏得時間、空間以及金錢。」
但問題是她只想一個人,不需要團隊。因此我建議她:工作室應該要有團隊協作。不是需要更多收納師,而是找專業人員支援她發展品牌。
經營個人品牌,是以影響力作為最終目標,由此帶來商機。因此,廖心筠也開始思考收納幸福工作室的經營方式,並納入品牌力重新出發。
依照經驗,個人品牌因為公司規模小,在建立品牌的過程中,雖然想做的事情很多,但人力有限。如果沒有聚焦行動,將抵消品牌的核心能力與競爭力。當個人品牌對內、對外都有清楚並堅定的理念,他的行動、言語和成果都將更加清晰一致。持續傳達他的「獨特附加價值」,散發獨特而堅定的光芒,讓消費者願意為你的理想埋單。
「個人品牌」經營跟企業品牌是一樣的道理。在社群時代,個人品牌需要建立線上和線下的管道。線上的部分,不論是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平台,都需要不斷的產出文章或作品,提供粉絲們知識性、娛樂性的內容。維持自己的形象、行為,都要和自己的品牌定位相符,並且保持專業度,千萬不要偏離主題 。線下方面,多多參與相關活動、演講或論壇,發表自己的觀點,讓線上線下管道可以相輔相成。
經由學院的課程,讓廖心筠轉念,建立一組團隊。除了持續曝光傳播她的理念,將她的專業能力與品牌特性發揮得更有效。
工作室業務也分3個區塊推展:社群(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經營;家庭收納的相關產品;服務(線上課程、諮詢、到府收納)。透過十多人的工作團隊,將工作流程模組化,時間管理更精確,也能協助各種傳播內容的執行。廖心筠因此能更專注在「教育大眾成為人生整理師」的使命上。短短一年間,主要收入結構從個人到府收納,轉變為課程推廣、收納產品為主,佔整體收益的70%。其中的轉捩點,就是從品牌思維出發。
回顧創業之初,廖心筠想透過服務營利。但她發現,如果把個人時間放在收納服務上,將無法順利實踐她想「用收納行動改變人生」的使命;學習品牌思維後,廖心筠不僅對於業務推展擁有更明確的藍圖與工具,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發揮品牌影響力。
個人品牌以「利他」為宗旨,站在對粉絲有利的觀點發展品牌,而非一味說服粉絲埋單,才能持續吸引粉絲追隨。
1.以廖心筠為例:受到市場矚目、擁有超過10萬粉絲、發展出商業模式的個人品牌,關鍵在於定位明確:建立個人品牌的第一步。希望人們遇到問題就找你,就必須找出你的關鍵字,並持續在這關鍵字上耕耘努力。
2.找出消費者的痛點、掌握議題,提供解決方案。
3.維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保持個人形象與專業度,管理發布的文章、影片及作品,以符合粉絲期待。
4.經營個人品牌時,自身也必須不斷學習與成長,保持熱忱,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讓粉絲不離不棄。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