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人均塑膠廢棄物製造量居全球之冠,回收率卻只有5%,但這意外成了一門創業的藍海,一家美國回收服務新創公司Ridwell,就因此崛起。

它目前獲得三輪融資,雖然沒有公布具體估值,但該國非營利組織「回收夥伴關係」(Recycling Partnership)的對外關係副總湯瑪士(Dylan de Thomas)讚賞它:「收集垃圾,再幫忙分配的服務很清楚,應該成為市政服務的一部分。」

許多人因為嫌麻煩,所以懶得落實回收,無法經過適當處置的垃圾,最終只會成為環境的負擔。綠色和平組織就統計,全球有超過九成的塑膠產品,至今未被回收。

根據《路透》報導,環保組織「Last Beach Clean Up」和「Beyond Plastics」最新報告顯示,美國的塑膠廢品回收率,從2018年的8.7%,下降至去年的5%,中國、土耳其等國停止接收廢品出口是其中影響原因,顯示塑膠垃圾量正激增,但回收利用率卻下滑。

不過,如果有人到府替你分類、整理垃圾,甚至幫忙把這些垃圾重新再利用,不只方便個人,還可以大力協助減少垃圾量。

Ridwell即推出「訂閱式回收服務」,訂戶每月支付約12美元(約新台幣356元),便拿到用來裝垃圾的金屬箱子和可重複使用帆布袋,只要放在家門口外,公司的專人每周會定期來取垃圾、拿去工廠回收。

它看準的,是美國回收系統的不足。這是因為各市政回收計畫收集的廢棄物有限,例如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經熱壓成型的物品,就不被波特蘭當局的回收計畫接收,當地免費回收中心也以難以處理為由,不願接手,塑膠廢品最終送入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傷害環境與人體健康,形成惡性循環。

《彭博》報導,Ridwell因此專門收集不易處理的物件,包含廢棄燈泡、塑膠薄膜(食品袋、保鮮袋、信封寄送袋)、家用電池、布料(鞋子、衣服、紡織品)等。

這讓認真回收的民眾同樣埋單。一位住在美國奧勒岡州的居民弗蘭森(Jill Fransen)表示,雖然每月付費讓她有所遲疑,但是該公司有處理用以製造食物盒、泡殼包裝等塑膠產品的1號PET,這讓她決定嘗試看看,自此成為忠實訂戶。

執行長梅茲克(Ryan Metzger)分享,成立該公司的動機很單純,只因自己當時不知道該如何適當處理舊電池,所以在2018年推出這項服務,當時客戶不到百名,至今短短4年內,已大增至6萬名訂戶;業務也從西雅圖,擴大至波特蘭、丹佛、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

此外,疫情期間,人們頻繁上網購物,導致垃圾量大增,回收需求也越來越多。「越多人在Instacart、亞馬遜上網購,或是外帶餐點。他們待在家中才意識到,怎麼積了那麼多包裝!」Ridwell波特蘭分部的總經理羅意威(Taylor Loewe)解釋。截至今年2月,它已經處理了約500萬磅的廢棄物,使其免於進入垃圾掩埋場。

除了保護環境,它也兼顧社會共好,方法是與地方組織合作,提供廢物再利用,回收與再利用的比率高達97.5%。

例如,波特蘭非營利科技組織Free Geek,把廢棄小型電子產品翻新,協助解決當地數位落差問題;糧食救濟組織Loaves & Fishes,提供剩食給弱勢族群;全球最大組合甲板與欄杆公司Trex,甚至把塑膠薄膜,加工改造成使用壽命可達25年的複合地板。

來自加拿大的全國婦女反暴力和剝削聯盟(National Women's Coalition Against Violence & Exploitation),收到的是Ridwell回收的二手內衣,其主席巴特(Michelle Bart)盛讚:「他們處理的是一般人不會猶豫丟掉的東西,並且彌補了社會上的不足。」

參考來源:BloombergReutersRidwellBring Me The News

核稿編輯:管婺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