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租賃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產業動盪。

先看股價,二○二四年台股大漲近三成,但四家上市的租賃公司——中租、和潤、裕融及日盛台駿,卻大跌超過四成。

立委追打、金管會研擬「融資租賃專法」
租賃業無法可管的日子結束了

不但如此,這四家整體的延滯率,皆自二○二二年底起明顯上升。

延滯率是觀察租賃公司應收帳款品質好壞的指標,該比率越高,表示越來越多客戶拖延還錢。從數據觀察,不僅是中國市場還款惡化,台灣也有類似狀況。

而另一個觀察資產品質好壞的指標——呆帳費用率,四大業者也是自二○二二年起大幅攀高,呆帳占營收比重越高,會直接衝擊獲利。

2指標看懂租賃業現況》呆帳費用率、延滯率雙攀升
(圖表製作者:韓化宇)

他們的挑戰不僅如此。之前租賃業沒有主管機關,其放款標準與銀行業差距極大,而如今,他們正面臨被納入金管會監管的命運。

來到立法院,今年以來,多名執政黨立委追打租賃業,金管會也正在如火如荼研究制定「融資租賃專法」。台灣有高達六千八百家租賃公司,屆時,這些長年不受管制的租賃業,將被納入金管會監管。

「納管已經是條不歸路了!」一名金管會高層官員受訪時,斬釘截鐵的表明立場。

同一時間,在立委的關切下,銀行正在縮減對租賃產業的放款。銀行放款是大型租賃公司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之一,此舉形同雨中收傘。

「過去隨著事業擴大,來自銀行的貸款金額會逐年上升,但去年就沒有在成長了,」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坦言。

甚至,本刊訪問一名最近剛從某大型租賃公司離職的人,他將離職形容成「逃難」,「公司今年可能要大舉裁員,所以先走為(上)策!」他悲觀的說。

租賃業是獲利穩定成長的行業,租賃股也被股民視為存股標的,為何這個產業突然變成眾矢之的,被立委、金管會盯上,股價大跌,還被銀行緊縮銀根,員工人心惶惶,面臨前所未有的動盪?

故事要從疫情講起。

疫情時租賃公司掌握更多「邊緣客戶」
「原車融資」超額貸款衍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