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房屋稅將於5月1日開徵,繳納期限至6月2日截止。今年是房屋稅差別稅率2.0(囤房稅2.0)首度開徵,針對非自住房屋改採全國歸戶、累進課稅,自住房屋需增設戶籍要件,財政部初步統計,今年全國稅額將會成長12.87%。

哪些人需要繳房屋稅?有免稅條件嗎?房屋稅要怎麼繳?計算公式是什麼?本文一次整理。

房屋稅是什麼?誰需要繳房屋稅?

房屋稅是向「房屋所有人」徵收的稅金,根據《房屋稅條例》,課徵對象為附著於土地上的建築物,以及增加該房屋使用價值的建築物,像是夾層屋、散裝倉庫、油槽及加油亭等。

需要繳納房屋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

  • 房屋所有人:依法登記的房屋所有權人。
  • 使用權人或典權人:如地上權房屋或設有典權的情況。
  • 共有人:由共有房屋者推定一人繳納,或各自按應有部分繳納。
  • 其他情況:未登記房屋向使用執照起造人或現住人徵收;出租房屋可由承租人代繳並抵扣租金;房屋為信託財產者,由受託人繳納。

免繳房屋稅條件

住家用房屋現值在新台幣10萬元以下,可免徵房屋稅。但請注意,免稅優惠有2項限制:

  1. 自然人:全國範圍內,最多只能持有3戶房屋。
  2. 非自然人:不適用此免稅規定。

此外,根據《房屋稅條例》第14條和第15條規定,政府機關、軍事單位、公立學校及醫院的公有房屋,以及私立學校、慈善機構、宗教場所、農業用房舍等符合特定條件的私有房屋,也免徵房屋稅。受災房屋及部分公益用途房屋也在免稅範圍內。

房屋稅繳納時間

房屋稅每年5月份開徵,以2月最後一天為納稅義務基準日,也就是說2月末日當天房屋登記簿上記載的房屋所有權人,為當期房屋稅的納稅義務人,即便持有房屋未達1年,仍須負責繳納該房屋全期的房屋稅。

  • 繳納期間:2025/5/1~5/31(截止日遇例假日順延至6月2日)
  • 課稅期間:2024/7/1~2025/6/30

房屋稅逾期未繳會怎樣?

若納稅義務人未於6月2日前繳清稅款,每逾3日按滯納數額加徵1%,最高加徵10%;逾30日仍未繳納者,移送強制執行。

此外,根據《房屋稅條例》第22條規定,欠繳房屋稅的房屋在未繳清欠稅前,不得辦理移轉登記或設定典權登記。

房屋稅繳納方式

收到房屋稅繳款書後,請先檢視姓名、房屋地址、適用稅率等資訊是否正確,如發現資料有誤,應立即聯繫稅務機關更正。確認無誤後,民眾可透過臨櫃、便利商店、轉帳、信用卡等多元管道繳納房屋稅:

1.臨櫃繳納

2.便利商店繳納

  • 持繳款書直接繳納:可至萊爾富、全家、統一超商(7-ELEVEN)、OK便利商店,以現金繳納,每筆金額以新台幣3萬元為限。
  • 透過多媒體資訊機列印繳納單:於便利商店之多媒體資訊機列印「小白單」,在列印後1小時內繳納。

3.轉帳繳納

  • 自動櫃員機轉帳:持金融卡至貼有「跨行:提款+轉帳+繳稅」標誌的自動櫃員機繳稅。
  • 約定轉帳:可申請約定轉帳服務,於繳納期限當天自動從指定帳戶扣款。
  • 活期存款帳戶轉帳:可透過網路銀行以活期存款帳戶轉帳繳稅。
  • 晶片金融卡網際網路轉帳:利用晶片金融卡透過網際網路轉帳繳稅。

4.電子化繳納

  • 線上繳納:透過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網站的「線上查繳稅及電子傳送服務」,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認證並繳稅。
  • 信用卡繳稅:使用信用卡透過網路繳稅服務網站、行動裝置QR-Code掃描等方式繳稅。
  • 行動支付工具:使用各種行動支付App(如台灣行動支付、ezPay簡單付、i繳費等)掃描繳款書QR-Code或條碼。
  • 電子支付帳戶:透過電子支付機構App掃描繳款書右方的QR-Code進行繳納。

各縣市民眾可至當地稅捐機關網站查詢繳稅方式(六都繳稅方式快速查詢: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

延伸閱讀:2025繳房屋稅刷哪張卡?18家信用卡回饋優惠一次看

房屋稅查詢管道

納稅義務人可查詢課稅現值、繳納紀錄等房屋稅相關資料,但依《稅捐稽徵法》第33條規定,房屋現值是應保密的課稅資料,稅捐稽徵人員無法以電話或傳真提供查詢服務。以下是可用的查詢管道:

1.臨櫃申請

  • 攜帶身分證,至房屋所在地的稅捐稽徵機關,或鄉、鎮、市公所財政課臨櫃查詢。

2.網路申請查詢

3.委託查詢

  • 如需委託代理人如地政士查詢時,需在「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系統」同時上傳授權書及授權人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若未收到房屋稅繳款書,可透過上述管道申請補發。

房屋稅試算管道

房屋稅額與房屋現值和稅率有關,納稅義務人可透過以下管道估算金額,以利財務規劃。請注意,試算結果僅供參考,實際房屋稅額應以稅捐稽徵機關開徵通知為準。

全國性稅務平台:

六都稅捐稽徵機關官方網站:

房屋稅計算公式

房屋稅怎麼算?房屋稅的計算方式是以房屋課稅現值乘上稅率,基本公式為「應納稅額 = 房屋課稅現值 × 稅率」。新建、增建或改建的房屋,稅額計算方式依完工月份比例核算,不足1個月不納入計算範圍。

其中,房屋課稅現值計算公式為:

  • 房屋課稅現值 = 核定單價 × 面積 ×(1 - 折舊率 × 折舊年數)× 房屋街路等級調整率(路段率)
  • 核定單價 = 標準單價 ×(1 ± 各加減項之加減率)± 樓層高度之超高或偏低價

房屋稅稅率一覽

房屋使用情形 法定稅率下限 法定稅率上限
住家用:自住
全國僅1戶,且房屋現值在一定金額以下 1.0%
全國3戶以內 1.2%
住家用:非自住
全國歸戶,其他非自住住家用房屋 2% 4.8%
住家用:特定
出租申報租賃所得達租金標準房屋 1.5% 2.4%
繼承取得共有房屋 1.5% 2.4%
建商新建待銷售房屋(2年以內) 2% 3.6%
建商新建待銷售房屋(超過2年) 2% 4.8%
非住家用
供營業用 3% 5%
供私人醫院、診所或自由職業事務所使用 3% 5%
供人民團體等非營業使用 1.5% 2.5%
資料來源: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 計算自住家用房屋總數時,須加總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所有房屋。
  • 非自住房屋採「全國總戶數計算」,當房屋數量超過特定門檻時,所有房屋就適用較高稅率。
  • 若房屋是透過信託持有,在信託期間內,仍會計入委託人的房屋總數。
  • 各地區實際適用稅率可能不同,建議至在地稅務機關網站查詢。

房屋稅計算範例

以下是財政部稅務入口網舉的實際計算範例,包含自住房和住商混合用途兩種情況:

【範例1:單純自住房屋】

王先生在台北市有一棟自住公寓,房屋資料如下:

  • 房屋類型:5層樓鋼筋混凝土建築
  • 建造完成時間:1996年3月(至今已滿29年)
  • 總面積:250平方公尺
  • 每平方公尺核定單價:2450元
  • 折舊率:1%
  • 使用情形:自住
  • 地段率:290%
  • 適用稅率:1.2%

計算步驟:

  1. 計算未折舊部分:1 -(1% × 29年)= 71%
  2. 計算房屋課稅現值:2450元 × 250平方公尺 × 71% × 290% = 126萬1138元
  3. 計算應納稅額:126萬1138元 × 1.2% = 1萬5134元

王先生今年應繳納的房屋稅為1萬5134元。

【範例2:住商混合用途房屋】

李小姐新蓋了一間房子,一樓小部分空間開設小店面,其餘空間作為住家使用:

  • 總面積:180平方公尺,營業使用面積15平方公尺、自住使用面積165平方公尺
  • 每平方公尺核定單價:8550元
  • 路段率:200%
  • 營業用稅率:3%
  • 自住稅率:1.2%

計算步驟:

  1. 計算營業用面積:
    • 實際計算面積:180平方公尺 × 1/6 = 30平方公尺(法規規定「非住家用面積」不得少於總面積六分之一)
    • 營業用稅額:8550元 × 30平方公尺 × 200% × 3% = 1萬5390元
  2. 自住用面積計算:
    • 實際計算面積:180平方公尺 × 5/6 = 150平方公尺
    • 自住用稅額:8550元 × 150平方公尺 × 200% × 1.2% = 3萬780元
  3. 總應納稅額:1萬5390元 + 3萬780元 = 4萬6170元

李小姐今年應繳納的房屋稅為4萬6170元。

房屋稅常見問題

1.家庭成員共有房屋,要如何計算自住戶數?

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共有的房屋以1戶計算。

2.新建或改建房屋如何計算稅額?

建造完成後,按月比例計算稅額,未滿1個月不計。若新建、增建或改建房屋在3月至6月完工,6月以前的稅額併入隔年課徵。例如4月完工的房屋,當年度稅款將於隔年5月一併徵收。

3.房屋用途從營業改為自住,如何申報房屋稅?

應於每年3月22日前(房屋稅開徵前40日)申報。若從營業改自住、稅額減少,當期就適用新稅率;逾期申報則次期才適用。如從自住改營業、稅額增加,變更次期起才適用新稅率。

4.建築物地下室要繳房屋稅嗎?

用於機房、停車而未收費的地下室免稅,若收費停車需課稅,供住家、辦公或營業用也須課稅。

5.部分房屋作非住家用如何計稅?

依據實際使用面積,分別按住家用、非住家用稅率計稅,但當非住家用面積不足六分之一時,仍以六分之一計算,其餘部分按住家用稅率計稅。

6.違章建築需要繳房屋稅嗎?

無照違章建築仍需按照使用情形課徵房屋稅。但繳稅並不代表違章建築合法,只是履行納稅義務。

7.如何認定自住房屋和公益出租房屋?

  • 自住房屋:個人所有、無出租營業、本人或家人實際居住並設籍,且全家持有不超過3戶。享1.2%優惠稅率。
  • 公益出租房屋:經政府核定為公益房東,且出租給弱勢族群的房屋,可享1.2%優惠稅率。

資料來源:財政部房屋稅2.0官網

延伸閱讀:房屋稅自住1.2%稅率優惠,少做一件事就沒了

核稿編輯:陳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