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馬路對面一棟房子發生大火,10個小孩受困:其中9個小孩被鎖在距離我們較近的同個房間內,他們是我們從未見過的陌生人;第10個孩子則在較遠、較難抵達的房間裡,但他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親友的孩子。

假設在房子燒毀前,我們只能從一個地方救人:那要選擇要救比較近的9個孩子?還是要走得更遠,去救那個我們認識的1個孩子?我們會做出什麼決定?

這個情境,是一場慈善演講的講者開場白。諷刺的是,對世上大多數人來說,儘管人們意圖良善、真誠地想給予幫助,但許多慈善捐款實際上沒有太大影響。有時還會跟助人意圖相反,因為資源流向那些已用不完資源的組織,讓問題變得更糟,而真正需要資源的組織,卻被忽略了。

幾週前的演講中,一位商學院金融系教授分享了一些最新發現:他正試著解決慈善事業最常見的一些問題,以及它們對世上問題的影響程度。

最常見的問題是這樣的:統計上看,樂捐的金額每年都在增加。無論是人們在便利商店小額捐款,還是有億萬富翁將其半數財產捐給不同的基金會、學校或博物館。似乎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努力想解決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以及機會和資源較少者的困境。但為什麼,這些問題看來卻越來越嚴重?如果每年有越來越多的捐款,那為什麼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

這位教授的回答非常簡單和直接:人類會本能幫助與他們更親近的人,從直系親屬和鄰居開始,到他們的城市、學校和附近的博物館,並逐漸擴展到他們的國家。如果人們的慷慨解囊能解決他們能輕易想像到的問題或認識的人,大家自然會感覺較好,但是,從全球或更高的角度來看,一般來說,最需要被幫助的人,或是受捐贈「影響最大」的人,通常是離我們最遠的人,很可能是我們一生永遠不會碰見的人。

他舉了這個例子:同樣一筆錢,比如說5萬美元,在美國這樣的已開發國家中,只能用來訓練導盲犬,來幫助一個盲人。但在非洲的最低度開發國家中,這筆錢可以幫助40名盲人進行白內障手術,讓他們再見光明。

統計上來講,已開發國家當然有更多的富人,自然會向自己居住的社區、國內的學校捐更多的錢。不是說樂捐有錯,但我們可以想想:這些本就相對富裕的單位,真的需要那筆捐贈嗎?它會影響更多的人嗎?它是不是迫切到需要那筆捐款才能運作?有時,樂捐能讓我們心裡感覺好些,但卻可能讓財富和資源分配不均情況更加惡化。

前文案例中,同樣的金額可以幫助40多個人改變人生。但實際狀況是,他們很可能永遠不會收到大量的捐贈或資源,因為許多人永遠不會靠近這些低度開發的地方。

那麼,解決方案是什麼呢?這位教授指出,慈善事業學術圈中有一個術語叫做「影響力投資」,它在許多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更有戰略性和更大視野的思維方式。如果我們有幸能幫助他人,可以思考這個問題。

隨著人類的演進和成長,我們該嘗試對我們的世界以及與之分享的人們有更廣闊的理解。除了幫助我們自己的家庭、社區和國家,還應嘗試將世界的問題視為我們要共同解決的問題。因此,就像試圖衡量、最大化每一分錢的投資回報率一樣,我們也該試著考慮:如何讓樂捐帶來最正面的影響和回報。

這一分錢,花在這個問題上是最好的嗎?它會對多數人產生正面影響嗎?與其他問題相比,這個已經非常有名的組織真的需要更多捐款嗎?這是否真的對世界有所幫助?還是即便我們所有人都意圖良善,卻仍在讓貧富差距加大?有多少人會嘗試拯救我們不認識的9個孩子,或者只會想辦法救出我們認識的那1個孩子?

他的研究結論是這樣:當談及最大的正面影響時,通常,離我們越遠的人或問題,我們的幫助所能帶來的改變和影響就越大。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