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凶險的2020年,台灣在一片哀號聲中逆風高飛,繳出經濟成長率3.11%的優異成績,有人額手稱慶,有人直呼無感,景氣榮枯到底如何判斷?

早年有人發現,女生穿的裙子愈短,股市行情就愈火熱;Fed前主席葛林斯潘則說,經濟情勢愈好,男士內褲也會跟著熱銷,除了這些,還有廣為人知的口紅指數、榨菜指數……,都是冷冰冰的經濟數據之外,供人參考的另類選擇。

中國總理李克強2007年擔任中共遼寧省委書記時,曾向來訪的美國駐華大使解釋,比起GDP數字,他更喜歡透過「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觀察當地真正的經濟活動情況,後來外界將這三項指標彙編成為「李克強指數」。

如果把「李克強指數」的概念搬來台灣,又會呈現什麼樣的風貌?考量環境背景有所出入,我們選用工業部門用電量、高速公路聯結車通行量,可以發現多與當年的經濟成長率亦步亦趨。

舉例而言,2001年歷經網路泡沫,台灣驚見經濟衰退,工業用電量幾乎沒有成長,高速公路聯結車通行量更是明顯下滑,隔年則是聯袂復甦。

再看更慘的2009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台灣也難倖免,工業用電量衰退6.2%,高速公路聯結車通行量劇減13.6%,經濟再度陷入負成長的困境,直到隔年展開「報復性反彈」,三者都有超過雙位數的成長率。

2015年,兩項指標又再出現衰退,景氣也悶壞了,經濟成長率「保一」破功,一度淪為當時政壇交鋒話題,但拜主計總處2019年底「五年修正」所賜,如今回頭再看,這一年的經濟成長率已經爬回1.4%。

經濟成長率「走出自己的路」?

由此觀之,工業用電量、高速公路聯結車通行量和經濟成長率原是彼此呼應,近年來卻有分道揚鑣之勢,即便前兩項指標萎靡不振,經濟成長率還是表現亮眼。

以2019年為例,國際政經局勢詭譎多變,工業用電量、高速公路聯結車通行量分別衰退0.9%、1.7%,經濟成長率依然達到2.9%。

至於去年,兩大指標雖未衰退,但是成長幅度並不算高,工業用電量增加2%,高速公路聯結車通行量增加0.2%,雙雙不及2018年的5.6%和0.4%,經濟成長率卻是高人一截。

當然,產業結構和社會環境不斷改變,任何指標總有失靈或過時的一天,就像李克強曾在2015年表示,原本三項指標和當前經濟的關聯已經發生變化,強調未來會更關注就業、居民收入以及單位耗能的環保指標,外界將此稱為「新克強指數」。

又如疫情肆虐下,口罩已經成為每個人的基本配備,自然無法期待「口紅效應」還能一如既往靈驗。

只能說,之所以有這麼多別出心裁的指標,或許也反映了平時官方發布的經濟數據太過「離地」,百姓只能另尋他處,一方面聊以自娛,同時設法擠掉統計數字的水分吧。

*本文獲風傳媒授權轉載,原文:台灣去年經濟大好,「李克強指數」有跟上嗎?

延伸閱讀:
內褲指數、榨菜指數、口紅指數、摩天大樓指數、大麥克指數……你不可不知的有趣經濟指數
風評:經濟成長率超越中國之後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