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公布,將從4月1日開始調漲電價,無論是家庭、小型商家或工業用戶都無法避免,只有不同級距之分。

由於電價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消息一出,頓時在服務業社群內掀起廣泛討論,特別是餐飲、住宿業者,紛紛叫苦連天。更有不少中小型業主直言:「這會讓服務業加速兩極化」、「未來就是有錢的會越有錢,小的會越慘越邊緣!」

其實,細問電價之於整體成本的占比,餐飲業大約在2%至5%之間,飯店業約在10%左右。這些數字乍看都不大,為何足以牽一髮而動全身?

知名連鎖餐飲老闆:
最怕不是漲電價,是上游食材原物料全跟漲!

一名開業二十幾年、在各大百貨賣場都有展店的餐飲業總經理透露,如果單純是電價調漲,多數業者都懂得向政府申請「契約用量」,也就是先提早初估每月使用的電量,簽約一年,超過的再以加權計費,這會比標準電價再便宜一些。

「但大家怕的不是這個,是後續的延伸效應,」他坦言,業界有兩個主要擔心的重點:

第一、上游所有食材和原物料全跟著漲,每份都多一點點,就足以影響毛利。

由於製造業的電費成本也提高了,如果將這筆費用往客戶端攤提,每一環節調整一點點,積少成多,就是一筆可觀的費用。

「真正成本的墊高,不是單一電價的事情,而是從製造、運送到門市服務,任何和『電』有關的行為,都會一起墊高價錢,」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郭士維舉例,假設你賣的是三明治,只要今天肉排貴3元、麵包貴1元、紙盒貴1元,每一份都比過去貴個5元,一天賣出100個三明治,成本就比之前高出500元,「最可怕,就是那一筆筆累積的『一點點』!」

第二、以百貨賣場展店為主,且大量使用IH爐、微波爐等高功率電力設備的業者,影響最大!

由於百貨擁有聚集人潮的優勢,再加上疫情期間的租金好談,不少餐飲業者都在近年大舉進駐百貨;而百貨為了強化體驗與留客時間,也相當歡迎餐廳進駐。目前全台百貨商場的餐飲占比,已經由過去的普遍十幾%,一路上升至20%至45%左右。

這些以百貨為展店主力的餐廳,為吻合消費者喜愛打卡拍照的習慣,多半坪數大,裝潢成本高,毛利也相對低。如今電價調漲,不僅又多了一項不確定因素,再加上許多商場傾向不提供瓦斯明火,只能用IH爐、微波爐等電器烹調,再碰到尖峰時刻,「之前覺得沒瓦斯還好,現在大家挫咧等!」一名餐廳老闆苦笑。

去年政府10月份說要補漲百貨公司電價(編按:指去年9月召開的第2次電價費率審議會),百貨就已經向廠商調高一次電價了,我猜今年4月風聲一過,又會再漲一波!」前述的餐飲業總經理透露。

以他在各縣市百貨商場設點的經驗來看,如今最便宜的,一度電也要收6元;最貴的落在台北市信義區,一度電甚至收到9元,「同樣是100坪左右的餐廳,用電量相當,我的街邊店一個月電費大概10萬,在信義區的門市就要破20萬,直接差了一倍!」他大嘆。

五星級飯店副總:
哪有離峰!空調、冷凍冷藏庫24小時都得開

那飯店業的情況如何?答案是:比餐飲業更難省。

因為24小時都有客人出入,這裡根本沒有尖峰離峰的區隔。一名五星級飯店副總細數,從空調、燈光、溫水游泳池、餐廳內養殖活蝦活蟹的設備、到足以讓人walk in的巨大冷凍庫等,全都得全天候運作,「我們得等到4月以後多測試一陣子,才會知道結果。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省到客人身上!」

不能讓客人感受到差異,因此他們能做的,是先從後場辦公室開始。例如改成led燈泡、調整冷氣溫度、或者逐步更換節能冷氣主機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次的電價調漲是以級距來計算,意思是「用得越多,價格越貴」,完全無法像傳統商業邏輯一樣,透過大量進貨來降低成本。因此,游泳池、健身房、高級餐飲等附加設施越少的住宿,例如平價旅館或青年背包客棧等,耗電量也將越低。

既然如此,為何服務業者們都異口同聲,認為這會加速服務業的兩極化,甚至擴大品牌間的貧富差距?

因為,這關係到你有沒有敢漲價的底氣,以及能調節成本的實力。

「一晚1萬元的房間,一套3千多元的套餐,很多是賣給商務客的。他們要嘛報公司帳,要嘛本身的消費實力就很高,根本不在意多個100、200元,」一名連鎖飯店集團的主管坦言:「可是你一碗50元的滷肉飯漲個5元,賣給市井小民,大家就覺得差別很大了!」 

服務業「價格兩極化」時代來了
主打平價、沒資源、毛利低業者恐成重災區

事實上,在疫情結束後,由於通膨與人力成本飆升,服務業早已隱約出現這樣的「價格兩極化」趨勢——高單價的持續調漲,便宜的緊緊踩住不漲價的防線,而位於中間的那一批,接下來,勢必得選邊站,慢慢往其中一邊靠。

當電價全面調漲,這批龍頭業者,例如國際星級旅館、大型餐飲集團等,由於總部的實力強悍,多半都有調整成本結構的方法,即便必須漲價,由於它主要瞄準非價格敏感族群,影響也不大。

反之,那些缺乏資源、毛利較低、主打平價的中小型業者和個體戶,對抗風險的體質較差,往往一旦漲價,客人就跑;但如果一直死撐著不漲,也只是面臨虧損或關門,終究非長久之計。

雖然漲電價,讓台灣的電力恢復正常市場機制,是必要之痛。但過程中,無能耐應變者將被市場淘汰,恐也是血淋淋的事實。

責任編輯:林思妍
核稿編輯:吳中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