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26日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後,克裡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27日告訴記者,「我們準備好歡迎任何能夠推動結束烏克蘭衝突以及實現俄羅斯目標的做法。」

佩斯科夫表示俄羅斯了解中烏領導人會談的細節,並稱兩位領導人在衝突問題上的立場是眾所周知的。「至於他們進行了溝通的事實——那是他們各自的主權,那是他們之間的雙邊對話」,他補充說。

在被問及習近平最近訪問莫斯科時,俄羅斯和中國是否討論過恢復烏克蘭1991年邊界時,佩斯科夫說:「沒有這方面的討論。」

在2022年2月24日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時,普京告訴俄羅斯民眾,這是一場「特別軍事行動」,目標是「使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

「僅僅是第一步」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向法新社表示,他認為習近平和澤連斯基26日通話是 「向前邁出的積極一步,因為重新建立了最高級別的接觸,但這僅僅是第一步」,而「任何實質性的進展都需要有讓俄羅斯承諾保持克制的能力。」

他說,如果中國的努力確實有助於促成一個解決方案,「那將表明北京有能力發揮建設性的全球作用,也許還會加強習近平作為全球領導人的地位。」

「中國不希望俄羅斯輸掉這場戰爭」

德國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安全政策專家克勞迪婭·梅傑爾(Claudia Major)向法蘭克福匯報表示,她認為習近平和澤連斯基的這場對話難能可貴,但另一方面,「如果中國這麼重視一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那麼就應該更多向其盟友俄羅斯施加影響,讓其停止損害(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侵略行為。」

梅傑爾指出,習近平訪問了莫斯科,中俄在軍事領域加強了合作,從中國近年來扮演的角色,其實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站在誰那邊,她將其稱為「親俄羅斯的中立」。她認為,「中國不希望俄羅斯輸掉這場戰爭,因為俄羅斯是中國與美國競爭中的盟友。」

「軟化歐盟中對中國的嚴厲聲音」

中國問題專家、 分析師畢曉普(Bill Bishop)在電子報《外國人看中國》(Sinocism)中寫道,北京可能發出願意與烏克蘭接觸的信號,以「軟化歐盟中對中國的一些嚴厲的聲音」, 「進一步鼓勵歐洲去實現戰略自主的目標,拉開歐盟和美國的距離」。

以核戰爭沒有贏家來要求澤連斯基承認普京領土要求

前中國外交官、悉尼華人楊涵4月26日在推特上表示,習近平提到「核戰爭沒有贏家」的評論本質上是在向澤連斯基施壓,要求他承認普京的領土要求,「如果你不開始談判,俄羅斯有可能投下原子彈,這將由你來承擔。」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專家們如何看中烏領導人26日的通話?

責任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