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黃金可以共存
高盛分析指出,黃金走勢近期相對於美國實際利率和美元的表現不佳,讓一些投資者擔心比特幣正在取代黃金,成為通貨膨脹對沖工具的首選。
但高盛認為,雖然比特幣對黃金有一些替代屬性,但並不認為比特幣的日益流行會對黃金「最後貨幣」的地位構成威脅。
高盛分析指出,大型機構和富有的投資者由於虛擬貨幣「透明度問題」,基本遠離比特幣。而散戶的投機性買賣使得比特幣成為一種過度風險資產。
高盛指出,自第一次封鎖以來,比特幣的漲幅一直與銅的漲幅密切相關,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指標。在高盛看來,比特幣只是零售通貨再膨脹交易,而黃金是一種具有長期實際資本保值的防禦性資產。
此外,黃金最近的拋售更接近於疫苗驅動的風險偏好循環,而不是放棄黃金作為對沖貶值風險的工具。從歷史上看,只要投資者能迅速重新平衡其投資組合,這種激進的輪轉就不會持續太久。
因此,高盛預計2021年初黃金ETF將重建。鑑於通貨膨脹預期上升、美元走軟以及部分風險資產估值偏高,明年對通貨膨脹避險對沖產品的需求應會繼續得到支撐,繼續推高金價向2300美元的目標價位邁進。
總而言之,高盛沒有看到比特幣反彈蠶食黃金牛市的證據,相信兩者可以共存。
機構對比特幣的關注才剛剛開始
但華爾街另一家大行摩根大通則持不同觀點。
該行Nikolaos Panigirtzoglou等分析師在近期報告中表示,隨著主流金融市場中比特幣越來越受到關注,中長期可能持續吸引資金流入,而這一切則是以黃金面臨資金流出為代價的。

摩根大通表示,目前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關注剛剛開始,大多數曝險部位仍然為零,就算有也主要是一些高淨值投資機構和家族理財室,部位同樣非常小;相比之下,機構投資黃金則由來已久。這或許意味著,相對黃金,比特幣吸引資金流入具有更大的空間。
家族辦公室的累計資產管理規模達到6兆美元,而目前火熱的比特幣信託Grayscale Bitcoin Trust的資產規模僅略超過100億美元,相對於家族辦公室資產規模的比例僅為0.18%,相比之下,黃金ETF的這個比例為3%。
摩根大通預計,中長期而言,過去兩個月看到的機構資金流入比特幣、流出黃金ETF的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

年內漲幅超200% 未來或面臨回調
今年以來比特幣持續大漲,年內漲幅超200%。上週四比特幣價格持續走高,接連突破21000、22000和23000美元關口,日內漲幅超20%。

黃金的走勢相對則較為溫和,金價在今年8月創下2075美元/每盎司紀錄高位後有所回調,迄今為止今年累計漲幅在24%左右。

針對比特幣的持續大漲,有分析師警告需小心未來的大幅回調。
知名虛擬貨幣分析師Tom DeMark表示,比特幣從2019年6月26日高點到2020年3月16日低點,一共是9430點,如果在2019年6月26日的水平上加9430點,那麼預計比特幣價格將上行至23288點,這就是當前市場交易的區間。

儘管認為比特幣很快會回調,不過DeMarK也承認,投資者繼續湧入,那麼比特幣可能會延續其收益,並無視當前趨勢耗盡的信號。
Miller Tabak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則指出,自2016年以來,比特幣累計下跌20%及以上情況共出現了10次,下跌30%及以上的情況出現了7次,跌幅超過48%的情況有4次,因此投資者不應低估比特幣的波動規律。
※本文轉載自《見聞vip》,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梁喆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