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台灣接連發生幾場悲劇——14日,高雄城中城大火導致46人殞命;17日,雙溪虎豹潭山洪捲走2大4小;18日,此前3天在淡水遭撞的作家陳柔縉辭世。每一起事件,都在臉書上捲起一陣錯愕與哀悼。

意外發生後,檢調單位總能迅速鎖定特定肇事行為人,其也成為後續媒體焦點——如城中城案中疑似點香釀禍的黃女「豆花阿姨」、虎豹潭事件中帶隊的蘇老師、追撞陳柔縉的賴姓外送員。

然而,這每場悲劇的發生,都不能只歸咎於單一人為疏失;稍加推敲,不難看見背後一些更深層的系統性問題。如果只聚焦在個人咎責,不免阻礙更全面的反省,更無助於讓台灣更安全。

從這3起個案,我們能看見台灣哪些系統性的風險缺口?

陳柔縉事故:道路設計、騎行規範與外送體系

陳柔縉的追撞致死,在賴姓外送員的肇事責任之外,至少還涉及事發地點的道路設計自行車安全法規,及外送產業運作這3環:

首先,本案發生在淡水河北側路廊通往淡水、三芝的岔口,長期交織大量快慢車流。該處有沿河建成的淡北單車專用道,卻沒有通往三芝的支線。因此當陳騎單車朝三芝行進,她只能被迫躋身機車群中——左有同向快車道,右有準備經地下道往淡水的機車流。左右前後都有快速機動車輛,騎行環境對單車族本來就有高風險。

其次,陳柔縉遭追撞摔倒,致死關鍵是頭部撞擊骨折;倘若當時陳有戴上單車安全帽,很可能只是輕傷。唯當前社會對「騎自行車強制戴安全帽」仍無共識,反對者多訴求於自由、經濟弱勢門檻、應推廣單車專屬路權等,皆有其理。但此案過後,希望能激發各界思考:是否至少針對「單車騎行主幹道」這類高風險環境強制規範?

再者,外送經濟興起以來,其所衍伸的交通風險已經逐漸引發關注。一來機車配置外送箱,多少削弱操控的穩定度;外送平台分秒必爭的系統設計,更賦予外送員接單送餐的時間壓力,使其趨於冒險搶快。近來外送員交通事故層出不窮,至今卻不見主管機關積極回應,更不見平台業者對其服務衍伸的交通風險,承擔對應的社會責任。

虎豹潭落水:網路揪團責任的「去中心化」

相對於陳柔縉的意外,虎豹潭落水事故的分析更幽微。

目前檢調把焦點放在帶隊的蘇姓「老師」,但拼湊至今揭櫫的說法,仍難無法確認這31名「網路揪團」的大小組合,在現場的指揮決策機制為何?是否能如傳統登山隊那樣,有明確的領導階序與責任?

其實近年隨著社群網路發展,「去中心化、去建制化」的邏輯穿透在社會各層面——素人政治崛起、媒體網紅當道、社運結構更形鬆散、體制外教育蓬勃。但當各場域的話語權、決策權更形分散,我們也見證各種傳統專業的尊嚴被稀釋、挑戰。

以戶外活動為例,近來湧現的各種網路揪團,常形成決策結構更鬆散的臨時團體,沒有傳統正式組隊那樣清晰的權責規範;而網路活動的「主揪」,更不像傳統由機關團體舉辦活動,對領隊、嚮導有較清楚的資格證照要求。

「去中心化」本身不是壞事,但前提是相關專業知識要普及,達到能形成「集體智慧」的門檻。台灣現在的狀況,就是對自然風險的知識與敏感度,還跟不上這幾年探索熱潮湧現的速度。加上疫情出不了國的推波助瀾,引此最近各種山難,與受困溪谷、海蝕洞的案件頻傳,實有系統因素。

城中城大火:商場住宅的管理、法規與產權

城中城46人殞命的慘劇,更照見包括商場住宅混建、破敗社區的管理崩壞、建管消防法規,以及現行土地建物所有權制度這4方面的巨大缺口。本案直接肇事者是黃姓豆花阿姨,但一個人為疏失,能延燒成這種規模的慘劇,真的不是任何一個人能扛得起。

商場與住宅結合聽起來很方便,近年如美河市、京站等指標大案的開發,證明這個想法仍不落伍。但這種光鮮設計,卻忽視了「商場」與「住宅」兩種城市機能的生命週期「可能」不同步——全球都有商業區凋敝拖累鄰近住宅區,造成失業與犯罪問題的例子。但在共構建築如城中城,則是樓下的荒廢商場,成為拖累樓上住宅的火場煉獄。

再者,就建築管理而言,商場若倒閉荒廢,必然導致整體環境劣化、同棟住宅逐漸貧民窟化;繼而就是管理費金流崩塌、「管委會」組不起來。此時若無公權力介入,很容易造成建物管理缺口。

而遺憾的是,現行法規只有對「營業中」的商場停業有建管列管,與對16層以上高樓要求公安申報。城中城商場停業,且只有13層,剛好就墜落在法規監管的缺口。真要嚴格追究,過往相關立法考量的疏漏,也要對這46條冤魂負起連帶責任。

最後,像這種「部分失能」的大型集合建築,不論是要改建更新,抑或活化重生,依法都需要所有權人的授權;但住商混合建築的產權本就比較複雜,在歷經幾十年的轉手、繼承、分割,甚至作為權利主體的公司法人消失後,此刻要談整合何其棘手。

我們如何透過對產權制度的設計微調,在「尊重私人產權」與「公共安全/空間更新效能」兩端之間重新平衡,會是這些「都市毒瘤」未來能否順利拆彈的關鍵。

文明社會的避險成本

承前,不論是道路設計的改善、外送產業的近一步規範、環境風險教育的普及、出行的安全確保、建築消防法規的完備、失能大型建物的活化更新——每一環都可能讓台灣居民更安全,但每一環的投入也都需要成本。

放眼世界,每個社會對人身風險的忍受度不同,為了避險願意投入的成本也不同。一個社會願意投入多少成本改善系統問題,減少人為錯誤蔓延成災的機率,可說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標。

而要點滴前行,第一步,就是在面對重大意外悲劇的當下,不再只聚焦在肇事者,而是嘗試去看見背後更全面的系統問題。我們總要看見那些制度結構的癥結,才能開始去想:怎麼解?

作者簡介

曾柏文

英國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曾跨足媒體創新、政府服務、智庫研究、文化工作等領域。


*本文經作者增補擴充,原文出處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