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是否真的在發生改變?

在生活當中我們很難時時刻刻感受氣候的改變,偶爾在新聞上看過一兩句標語或許就是大多數人最深刻的時候。從科學與統計資料來看,氣候變遷真實的發生。在7000公里外的吐瓦魯,在地人生活的十年間,扎實的感受了海平面上升的差異。一棵棵在岸邊倒下的椰子樹,漁獲減少與珊瑚白化,這些衝擊的光景讓當地居民從原本的毫不在意轉變成急迫與擔心。然而黃品涵語重心長地感嘆到,多數人很難釐清事件背後的因果關係,而氣候變遷的結果對臺灣人總感覺看不見也摸不著,使得這樣的議題雷聲大雨點小。

國際發聲與生活現狀的反思

在黃品涵要升上大學三年級的暑假,臺灣經歷了一場慘烈的莫拉克風災,發現罹難者就近在自己生活周遭的震撼,促使她深入去瞭解環境變遷議題,進而加入青年氣候聯盟並爭取青年代表的機會。原以為只會參與一年左右的,卻一直延續到了現在,這之間經歷了八點檔一般的家人反對、站上國際發言台的緊張與期待、以及政策與立法的相關研究推廣,也深刻感受到國際青年間對於環境議題的投入以及交流熱情。然而回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對氣候變遷的意識仍在緩步成長。從黃品涵的觀點來看,若要大眾對於氣候議題有一個長期的行為改變,除了自身的生活習慣可以調整之外,更需要的是社會系統與政策的改變,形成一個明確且循序漸進的引導才能達到長久的效果。

完整的節目內容,讓你快速重點了解地球正面臨的氣候議題,以及在國際舞台上臺灣青年所遭遇的大小狀況。趕快點擊下方的影片,聽黃品涵分享這十年來在國內外所累積的豐富經驗。

鎖定每兩週一次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直播節目「超牆TuesDay」,來自多種職場的專業來賓,等你一起來探索更多牆外面的世界!

來自於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超牆青年計畫」,內容包含國際參與、職涯發展及公共參與,三大領域的青年達人與業界菁英,結合facebook直播形式,期待透過主持人與來賓的對談經驗分享,幫助青年族群突破原有舒適圈的「牆」,看見更寬廣的世界、更多元的職涯、以及職業樣態,系列直播已執行第三年,商周於109年首度承接製作與執行。

畢業於清大法律研究所。於青年氣候聯盟(TWYCC)創辦第一年加入,2012年被選為第1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COP18)的青年代表之一,為臺灣首次於正式國際組織會議上發聲,並將當年小林村經驗分享至國際舞臺。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英文簡稱TWYCC,為臺灣第一個「青年自主成立的環境非營利組織」。於2008年起持續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底下的締約國大會(COP14),除致力喚起公民環保意識外,亦積極培養青年參與國際事務的能力,透過線上與線下實體活動持續與各國青年夥伴跨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