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打掃環境,舉凡書桌、臥室、或整理間房子,我並不是有潔癖的個性或是想刻意追求窗明几淨,我只是喜歡在清理環境之後,心情總能獲得某種平靜,尤其當思緒混亂的時候。

在〈我讀-金錢整理〉中提到過,「整理,是一種有意識的刻意行為」,然而整理所帶來的影響,卻是潛意識的心理作用,因為當你決定開始執行「整理」,你就等於同時開始決定取捨、決定自己喜歡什麼與不喜歡什麼。與其說我喜歡打掃,不如說我喜歡整理,藉由整理外在的環境物品,同時整理內在的自我意識。

只有丟棄才是真正的整理

整理的最好方式雖然是丟東西,但其中的關鍵並不是如何選擇要丟的東西,因為如果你無時無刻都在盤算還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丟掉、費盡心思找東西丟掉,只會搞到自己神經兮兮,而且當你眼中看到的盡是「障礙物」,你也會無法放鬆。

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中提到,丟東西是整理的表面手段,但該關注的不是選擇要丟的東西,而是要留下的東西。重點不是你要選擇丟掉什麼,而是你要選擇留下什麼,你所該留下的就是會讓自己怦然心動的東西。當你穿上喜歡的衣服,你會更有自信;當你使用喜歡的物品,你會更感到喜悅。被心動的人事物所圍繞的生活,才是每個人想擁有的幸福人生,不是嗎?

人生就是不斷的選擇與取捨,為的就是邁向我們所想要的生活,因此我們應該只留下令自己心動和喜悅的東西,一起共度接下來的日子,其他的則全部毅然決然地丟棄,那麼,過去的人生才能重新啟動,未來的人生也可以嶄新開始。

收納是最糟糕的整理方法

請仔細想想,如果是經常使用的東西,還需要刻意收納嗎?經常使用的東西,會被放置於常看見的地方,或者是容易被取得的位置,所以被收納的物品,其實大部分都是不會使用到的東西。

因為捨不得丟棄,所以先找個地方收藏起來,等我有一天會再穿這件衣服、等我有一天會再讀這本書、等我有一天會再使用這個物品......這個有一天永遠不會發生,因為這個物品就在你的身邊,你的內心始終會認為無所謂。

收納只是好像暫時把問題解決,但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因為收納只是把物品重新再裝填到不同的位置而已。收納就是用空間換取時間,延後你面對眼前的問題、以及處理過去的自己。如果當你一開始就知道這個物品不會是一直在你身邊,它只是暫時陪伴你一段時間,你是否反而才會珍惜跟重視?你是否反而會積極的即時採取行動?

不喜歡的物品也已經貢獻它的高度價值

人生就好像是駝著越來越多的東西,一直往前行進。你喜好什麼東西,可以看出你的品味;你擁有什麼東西,也等同於你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意味著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不喜歡的物品應該要斷然的捨棄,不管是將它網拍、捐獻或丟棄。比如不喜歡的衣服,它讓你知道自己不適合穿這樣的衣服,以後再也不要購買這樣的衣服,所以丟掉它不需要感到罪惡,而是要慶幸它已經充分提供了高度的貢獻,它讓你更加了解自己適合與不適合什麼樣的裝扮。

不要因為捨不得而無法丟棄不能讓你心動的東西,因為它們的任務已經完成,而且它們最後的任務就是由你親手把它們處理掉,讓你更加懂得珍惜你真正應該珍惜的東西,丟掉它們,就是把它們從塵封的深處解放出來,同時也解放自己。

讓怦然心動取代人役於物

整理物品,就是用現在的心境整理過去的自己,在整理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曾經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喜歡什麼、渴望什麼、追求什麼……而自己的未來呢?我們只活在現在,不管過去多麼閃耀輝煌,人都無法活在過去,所以當下的心動才是最重要的事。比起收藏回憶,不如珍惜現在;比起留戀過去,不如愛惜現在的自己。

過去的情書、過去收到的禮物、過去的日記、珍藏的紀念品……只有當自己親手將這些物品重新拿出來檢視,才能與過去的自己面對面。收藏在抽屜或箱子裡的物品,只是回憶的牽制,讓自己永遠承受著過去的包袱,只有把東西丟掉的瞬間,人生才能重新出發、踏出全新的下一步。

整理是讓自己成為更想成為的人

物品是從過去累積下來的,這個物品代表著過去某一個時期的自己,象徵著過去曾經有過的信念與喜好。透過與物品的對話,就是讓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對話。

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找到過去的自己,並更深入的認識自己是怎麼樣的人。整理不過是手段,整理本身並不是目的,整理的目的是讓自己更接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把更多的時間和熱忱投注在真正心動的事物上。與其說我喜歡打掃,不如說我喜歡整理,與其說我喜歡整理,不如說我是在檢視我的過去,以及盤點我的未來。

*本文獲「紀長興」授權轉載,原文:整理的目的,是為了把更多的時間和熱忱,投注在真正心動的事物上

責任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