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全球深陷經濟低迷當中,為了力抗疫情的衝擊,非接觸式的金融科技服務,全面崛起。
「疫情加速了數位金融的發展,讓許多習慣實體金融服務的民眾,開始接觸數位金融服務。而金融業者的企業經營思維,也更重視從顧客需求出發,加深科技的使用,提供銀行網路開戶與理財服務、數位存款帳戶、網路借款、開放銀行、網路投保及遠距投保等新型服務。」長期關注、推展與研究金融科技的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強調。
新服務大崛起 帶出人才需求缺口
對於國內金融業來說,這次疫情正好給了它們一次很好的練兵機會。例如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就展現多年累積數位轉型的厚實力,利用金融科技增強既有的線上信貸服務,以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處理過去兩年才能完成的超過28萬件紓困貸款申請。而這項超級任務的背後功臣,就是中信銀早已建置的RPA(流程機器人),在人機協作下,讓整個申貸流程更流暢、不中斷,而審核時間從數天縮短為3分鐘,不到20分鐘就能迅速撥款,提供客戶最有感的體驗。
歷經疫情的衝擊後,從民眾、企業到金融業,都加深與金融科技的鏈結。王儷玲指出,在疫情加速金融產品、服務數位化轉型下,國內金融業應重新定位金融科技發展策略,並強化數位轉型,聚焦應用AI、Cloud、身分識別、區塊鏈等技術。
然而,她也提醒,金融業使用與掌握顧客個人資料的同時,也可能發生資訊安全、資料隱私、消費者保護、洗錢防制、監理科技等問題,「因此,未來金融業在聘用人員上,除了要求對方具備金融業能力,也要有更多的數位科技應用能力,以及金融法規的知識。」
王儷玲的一席話,明確指出國內金融業目前搶爭人才的條件。為了不讓金融科技人才面臨短缺,身為產業人才搖籃的大學,也急起加入育才行列,由政治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組成的「五校聯盟」,與國內數位金融創新能量強大的中信金控合作授課,推出「金融科技趨勢與創新課程」及「金融科技創新提案競賽」,引導學生掌握當前國際與台灣金融市場的金融科技最新實務脈動,分析並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並且讓同學能夠將課程所學,結合理論與創意構想,提出符合未來趨勢、具有市場性以及可行性的創新金融科技服務提案。
匯聚最強專業 跨領域育才
這項課程由政大教授王儷玲統籌規劃,並同時邀請清大教授韓傳祥、輔大教授高銘淞、逢甲教授陳彥志及淡江教授趙慕芬擔任課程教師,而且授課內容依據各校教師專長設計,像是政大王儷玲教授負責的課程著重金融科技基礎理論與市場實務介紹,包含全球金融科技之發展趨勢、數位金融與開放銀行創新趨勢、監理沙盒與監理科技之發展、台灣金融科技政策與產業發展現況、數位投資與資產管理創新趨勢、保險科技創新趨勢;而清大韓傳祥教授則著重技術基礎與市場應用介紹,包含區塊鏈與智能合約在金融科技之創新應用、雲端科技、IoT物聯網在金融科技之創新應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在金融科技之創新應用。
至於高銘淞、陳彥志及趙慕芬等教授負責的課程,則規劃產學專題演講,包含P2P網路借貸商業模式與信用評分探討、資安在金融科技之重要性、保險在金融科技之創新應用等課程。
為期18周的課程,從2月15日開始進行,預計提供大三、大四、碩一、碩二共180位學生修課。其中,有4堂課規劃中信金控、VISA等高階主管擔綱業界講師授課,針對當下時事及公司實務經驗進行主題分享,中信金控分享主題將從整體金融科技發展及投資趨勢,搭配實務案例分享的方式讓同學了解金融業數位轉型的模式;並透過設計思考工作坊讓同學親身體驗金融機構如何推進內部創新;而VISA分享主題則為「新創跨境的成功方程式:Visa金融科技優速計畫的國際商業化成功案例」。另外,五校還邀請金融科技產業企業領袖與專業菁英,進行演講,與學生交流互動。
在課程中,學生除了上課也需要進行實作,加深學習效果,並且還要在各校課程老師的討論與指導下,組隊參加取代期末考試的創新提案競賽。一旦經過初賽、決賽的考驗,獲得首獎、優勝獎晉級的3組隊伍,還有機會進階參加中信金控集團內部的「創新王」競賽,獲得跨不同金融領域企業導師的輔導,完整學習企業內部提案的Know-how與過程。
中信銀行數位金融處處長羅至善提到:「中國信託很早就開始做數位金融創新,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創新不能只是關著門做,透過共創的方式能夠更貼近市場發展跟客戶需求。這次非常開心且感謝能與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及五校聯盟展開合作,除了能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培養跨領域金融科技人才外,中國信託也希望能引進校園的外部創意,持續開拓更貼近客戶的數位金融服務。」
王儷玲表示,目前金融業的納才已有很大的改變,著重更多跨領域的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而這項課程希望培養同學們的「創新力、金融力、科技力、解決力」,培育重點包括對監法理規、科技應用、商業模式、客戶需求等不同面向的基礎培養,同時更透過如何思考解決消費者痛點、創新金融服務的發想以及建構科技應用能力等,希望學生不僅會了解理論與實務的運作與市場趨勢,更能激起更多不可能的火花,為金融科技帶來更多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