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獨立創業家,二十六年前投入美容產業(Beauty Business),目前手上有SPA、預防醫學和醫學美容三個品牌,在台灣北中南都有實體據點,也曾布局泰國、馬來西亞和上海,提供商品和服務,年營收約二十億元。但是,十年前我是二十億元,十年後的現在仍然停在二十億;到底還要停多久?為此我苦惱不已。
過去,如同許多創業家,憑直覺找賽道,我也不例外。找不到SPA就開SPA連鎖,看醫美賺錢就投資醫美。六年前政府推新南向,我立刻進入馬來西亞,同時將原本在台灣的人力、資源挪去馬來西亞,不熟悉海外市場加上台灣發展停滯,又遇到了疫情,馬來西亞鎩羽而歸。
我盤點了來客數增加的關鍵因素,包括展店、做新客、口碑行銷、醫師技術等,其中關鍵痛點在於醫師和芳療師流動率高,把客人帶走。如果我不做任何事,預估在未來三年內會拉低營收一○到一五%。
為了化痛點為機會點,我正在考慮兩個新商模,目的在打開新市場:一個是用既有的服務和產品,成立醫療合夥創業平台,與醫師合資開加盟店,同時往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