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從知乎(編按:問答網站)上尋找成為職場達人的經驗,你或許注意過,亦或已經關注了這個人——Sean Ye。

Sean Ye中文名叫葉楠,擁有10多年的人力資源行業經驗,曾在世界一流的諮詢公司——美世諮詢擔任數字營銷總監。他擅長用過來人的視角幫職場人分析職業問題,被評為人力資源話題優秀回答者,是受到50多萬粉絲關注的知乎大V(編按:大V是網絡大俠或重要人物的意思)。

同時,他還是公眾號「瞎說職場」的負責人,並在樊登讀書出版了作品《職場破局思維課》。在這些令不少年輕人稱羨的經歷和光環背後,沒有人會想到,這位職場導師當初辭去第一份工作時是多麼狼狽。藉著自己的故事,葉楠想告訴你5點有關職場的真相。

第一份工作,讓大企業成為你的職業背書

2005年,葉楠從華東師範大學英文專業畢業,在三個offer中選擇了一家由3個外國人開辦的「三無」創業公司,理由是給的月薪最高:公司沒開張時每月400美金,當時折合新台幣14000元,正式成立後月薪新台幣22000元。

葉楠在這家「三無」的外資公司幹了3年,根本沒學到什麼對工作體系有價值的工作,薪水也不見漲,於是裸辭,在招聘網站上投遞了很多簡歷,卻幾乎沒有收到任何面試通知。

裸辭後的兩個月看似很短,但卻讓葉楠備受煎熬:「女朋友要求買房準備婚事,而我卻連公積金貸款(編按:個人在使用公積金貸款時所能申請的最大貸款金額)都不能用……」後來,葉楠在回答知乎提問「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進入一家錯誤的公司對你的職業生涯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時,他回答說:年薪少新台幣220萬。文字中流露出痛惜,但更多的或許是想開之後的坦然。

葉楠說:「職場是由一個個關鍵節點組成的。第一份工作是最為關鍵的節點之一,選擇錯了,一定會付出代價,就會被同齡人甩開。你只能盡力彌補,但失去的時間,你永遠補不回來。 」

他建議年輕人,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學生找第一份工作時,應該盡量選擇大企業。他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即使挨罵也要說:剛畢業,就別去初創企業了》,直言不諱地指出——「大公司裡做螺絲釘,小公司裡做多面手,學得多,成長更快」是「毒雞湯」。

「的確,小公司裡一個崗位可能身兼數職,你既要寫文案,又要管運營,又要做設計,但本質上沒有一點是專精的,沒預算,沒培訓機會,沒團隊和供應商一起頭腦風暴,見的世面很有限,真正創新的玩法只能在朋友圈圍觀大公司的作品,根本沒法落地到自己公司。相反,大公司資源多平台大,有培養新人的成熟體系,你能做的項目,管理的預算,合作過的團隊,都是專業性不足的小公司遠遠無法比擬的。

葉楠說:「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教育背景,能給我們最核心的背書就是工作經歷,包括企業以及我們在企業做的事情項目。」所以,葉楠建議剛畢業的年輕人先去大公司鍛煉。如果進入大公司的機會實在很小,也應盡力去挑出小公司中的潛力股,避免進入毫無前途的小公司,影響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好的工作習慣,助你快速適應角色

幸運的是,葉楠之後的職場路走得很順遂。由於一次頗具戲劇性的面試,葉楠一腳邁入了人力資源行業,先後在荷蘭任仕達和美世諮詢供職,一待就是10多年。

雖然拿到任仕達的offer很像被命運垂青,但葉楠明白:「想要有長足的發展,只靠運氣是不行的,職場人不可能一直靠幸運吃飯。」葉楠說自己並不是智商過人的主角,而且剛開始進入不甚熟悉的崗位,必然需要經過一段適應期。這就需要通過一些好的工作習慣幫助你站穩腳跟,迅速適應工作。

比如說,葉楠把凡事預則立落實得非常到位:他每週都會給自己列一個清單,把這週需要完成的工作詳細記錄下來:哪些必須完成、哪些是選擇性的工作、哪些是主管交付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之後再看,哪些是需要安排給其他同事去做,哪些需要協調主管的資源,還有哪些是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

具體到某件事,仍可以繼續分解,這樣一來,無論與誰溝通,基本都不會偏離跑道。再比如,別人說話我閉嘴,別人說完我總結。溝通能力強的職場人,不僅善於傾聽,了解別人的真實意圖,還懂得跟對方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樣不僅讓自己確認了工作內容,還可以讓對方放心。

只有保持市場敏感度,才有可能破局

從2008年進入任仕達後不久,金融危機就開始了,不斷下行的行業趨勢,讓很多同行紛紛轉型去互聯網公司。但葉楠只是在行業內挪了個窩,從排名第二的人力資源諮詢公司借勢跳到了排名第一的公司。雖然那時沒有轉行,但葉楠明白自己已經相對落了後。

牛人(編按:股市高手)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不把自己局限在某處,被動地等待命運的裁決,而是主動尋求可能破局的突破口。葉楠說,只有不斷思考未來,並對新生事物抱有好奇心,才有資格得到運氣的垂青,才有可能打破中年職場的死局。他每年都會在市場上尋找新的機會,保持市場敏感度。

30歲的時候已經有了轉型互聯網的想法。從社交媒體切入,一路從微博、微信運營做起,尋找可以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從2016年開始,葉楠專注在知乎職場專欄裡寫回答,用近10年的人力資源行業經驗,加上風趣又有內涵的語言風格,為職場人提供了頗多參考價值非常高的建議。

兩三個月後,知乎編輯就找到葉楠,希望他來專門負責職場內容的運營,加上流量的加持,很快就吸引了5萬粉絲的關注,葉楠也開始地打造自己在職場領域的個人IP。此後,葉楠的粉絲數量以每年20萬粉絲的速度遞增,到現在為止,他的知乎帳號Sean Ye已經聚集了約51萬粉絲。這對葉楠個人職業發展而言,可以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轉折點。

面試如相親,絕不只是為了拿offer

開通「瞎說職場」專欄以後,經常有人詢問有關面試找工作的問題,葉楠說,面試的目的不是拿offer,而是去找合適自己的人。「面試不僅是拿到offer的敲門磚,也是審視了解未來雇主的一個最好的途徑。而且他還能幫助求職者了解市場趨勢,掌握薪資行情、理解企業對崗位的預期和原因,提升面試技巧… …」

他舉例說,你去相親時,絕對不是為了要讓對方選你,而是看這個人跟你是不是合適,這跟面試是一樣的道理。很多人覺得我面試要拿到offer,然後再做決策,這是有問題的。

還有一點葉楠強調,不要為了提高面試成功率而給自己戴上面具。「如今的面試雙方是平等的,不再是企業方居高臨下地挑人,而是雙方都在權衡是否匹配。」所以,只要對工作內容有疑問,或有顧及家庭的需求等想法都必須提出來,不然最後難受的只有自己。

跳出舒適區,努力不會背叛你

每個階段的人有每個階段的危機感,應對的心態和策略應該是不同的。葉楠覺得,對於身處中年的職場人來說,能力似乎已經到達瓶頸期,最需要做的就是學會善用身邊的人脈,把所有資源聚合起來更好地發揮作用,而不是去把自己某一個領域的能力提升到最尖端。

「這可能對醫生來說是管用的,但是對普通上班族來說很難。舉個例子,營銷每天都有新的案例和新的玩法,5年前的我還沒有小孩,能不停地去學習,然而現在我還得抽時間陪家人,就真的沒有那麼大精力了。 」葉楠補充道。

年輕人則應該把向能力強的人多學習排在第一位。葉楠想對當下仍處在迷茫期的年輕人說:要想取得進步、快速成長,必須走出自己的舒適區。這就要求你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明確地知道自己能放棄什麼。

「如果現在還沒想清楚,你可以問自己,10年後、20年後,你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影響怎樣的人?

如果想清楚了,再想想5年以後的,或者3年後、1年後的,長期目標跟短期目標相結合才更有奔頭(編按:可追求的前途或希望)。沒有長期的目標,你一定不知道當下應該做什麼,應該往什麼方向努力,但是當你有了這個目標,短期內的計劃自然就有了。 」

有些年輕人很「聰明」,會主動徵求職業規劃師的意見,諮詢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哪些風險,自己來根據規劃師給出的路徑做評估、選擇。

但作為過來人,葉楠說,外人是不可能真正明白你想要什麼的,指望別人給你做人生做規劃簡直是無稽之談,重要的是問清楚自己內心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自己做規劃,將來遇到困難才會懂得堅持的意義。回顧過往的職場經歷,葉楠說自己是幸運的。

但誰都知道,幸運不會一次又一次光顧同一個人,拋卻幸運的光環,努力才是讓一個人發光發亮的最可信的理由。畢竟,越努力,越幸運;越努力,才會越優秀。

你也一樣。

本文由「 插座學院」授權轉載,原文:曾任世界500强高管,工作14年后:我才明白这5点职场真相

責任編輯:林群
核稿編輯:陳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