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有一個好友面臨職涯和人生的重大決定。她從小時候就夢想出國念研究所。她為此努力唸書,從台灣一所優秀的大學畢業,爾後又努力工作了幾年,接著按照原定計畫申請研究所。沒想到申請過程中,疫情大爆發,整個世界都封閉了。

幸運的是,去年上半年,她的夢想學校錄取了她,並且提供一個機會,讓她可以延後一年入學。她必須很快做出決定,但接下來幾週,她一直猶豫不決。去年夏天是全球局勢最糟糕的時候。幾乎所有主要城市都封閉了,幾乎每所學校都在線上上課,而疫苗仍無處可尋。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經過這麼多的努力,她終於被錄取了,但是如果大部分課程是在線上進行,所獲經驗將會大不相同。她應該再等一年嗎?對於如此不確定的回報來說,這是一筆昂貴的投資。

但是到時候,她即將接近30歲,畢業後也會有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更少的時間來計劃其他事情,例如結婚、安頓,或花更多時間規劃職涯。還是,她該試著不要擔心這麼多複雜變數,只是繼續往前?而不是為仍不清楚的事情浪費一年?

那段時間裡,我們有幾個創業圈內的朋友也面臨類似抉擇。去年2月和3月,全球疫情開始爆發。許多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就像當時多數人一樣,認為這種情況很可能在幾個月後結束。因此仍然依照原始時間表行事,如果時間表中包括融資,那麼就應該嘗試按照原始目標估值進行融資。

在疫情爆發之前,許多計劃在去年夏季前後進行融資的公司,原本計畫要達標的銷售和利潤和目標,都受到全球疫情影響,變得難以實現。而因為經濟上存在太多不確定,多數專業投資者變得更加猶豫和保守。許多公司因此面臨相似抉擇:該延後融資嗎?或者是否該在這樣不好的時機,以較低的估值來融資?還是該把握機會,將一切推遲到全球形勢更加明朗時再說?但還要等多久呢?萬一很快就需要資金,該怎麼辦?

在這樣的重大時刻,他們應該等待多久?

不利的是,大多數公司會在資金用盡之前的6到9個月開始融資。那麼,如果他們只是繼續等待全球形勢明朗化,而疫情沒有在去年年底結束,那該怎麼辦呢?如果他們滿懷希望期待一切恢復正常並在高點融資,情況卻沒有及時恢復正常,他們月復一月地等待,直到現金燒光,該怎麼辦呢?

去年,許多國際航空公司、旅館,旅遊業和零售企業都面臨這種情況。這是一個不容易面對的難題,隨後幾個月中,不同的企業確實採取了不同的方向。

一些公司仔細評估後,認為融資仍會比較安全,尤其是在年底需要資金的情況下。他們竭盡所能維持表現,在局勢惡化前盡速籌集資金,即使最後拿到的是比原先計劃更低的估值、更少的資金,但至少他們籌到了錢,可以在接下來兩年有呼吸空間。

另一方面,有些公司感到不快,他們不想在如此糟糕的時刻去募資,他們選擇等待更好的時機。這些公司當中,有些後來用光了資金,而那些還在等待的公司,現在不得不在情況仍然不明的情況下,做出類似決定。

現在,即使等待了一年,最終結果會比一年前好嗎?對於重大決策而言,從來沒有一個真正100%完美的明確時刻。回到稍早我朋友的故事中,經過深思熟慮後,她覺得在人生的某些階段,人生只會逐年變得更加複雜。只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負擔、期望,突如其來的變化會突然中斷你的長期計劃。

誰知道明年會發生什麼?如果明年的情況仍不明朗,我們無法在明年變完美的情況下繼續前進,那我們最終會感到浪費了一年的等待,卻什麼也沒有發生怎麼辦?如果明年情況更糟或更複雜,有更多我們無法控制的變數該怎麼辦?

從來沒有一個100%完美的明確時刻。不要再等待和過度思考可控範圍以外的變數,根據我們能掌控的因素,做出主動出擊的決定即可。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