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些朋友去年開始創業,花了幾個月時間調整產品、籌備團隊和商業計劃,現在終於準備要開始第一次正式對外募資。

在此之前,他們是用自己的積蓄當作初始啟動資金。而現在,他們想確認公司是否已準備好,想確認自己能否從創投或私募股權等外部投資者募集資金,也想獲得正式的公司估值。

我有時會幫忙檢查、微調他們的募資簡報,聽聽他們的簡報過程。他們通常會問:從開始募資到資金進來,整個過程通常要多久時間?通常會做多少次提案?是不是大概需要與5個或10個投資者見面,但最終只會有1、2位加入?大家都說募資是每個創業家最大的噩夢,為什麼會那麼痛苦?未來半年,募資難度會提高嗎?

募資過程要多久?要向多少投資人提案?

從最初的種子輪到D輪,我們的公司經歷了5輪融資。根據我們公司和其他創業家的經驗,多數有經驗的新創公司,募資過程、挑戰和成功率大致相同,每輪募資可能需要3個月到1年,平均6個月。

剛開始時,我們要募集的資金較少,1、2個投資者就足以完成該輪。因此,可能向20或30位投資人提案就夠了。但在我們進入B輪、C輪後,總金額越來越大,我們可能需要5至7位投資者,在這些情況下,要提案50次、70次,甚至上百次,也絕對正常。

平均而言,1個募資週期向50位投資者提案,並不罕見。其中,90%投資者會以不同原因拒絕,最後10%同意成為公司的新投資者。換句話說,進行過3~4輪募資的企業主,可能已經提案過200次,被拒絕了超過150次。我們學會如何面對、拒絕負能量,調適好自己,一次又一次,第二天早上恢復正常工作。

募資提案,企業面對的都是專業投資者,每年可能需要審查數百筆完全陌生的交易。因此,他們要非常確定,每個階段、團隊、商業計劃、財務報表、公司所有紀錄,甚至你的客戶觀感,以及他們是否喜歡創辦人。他們會從最初的幾次會議開始了解你,逐漸對你產生興趣,再開始對公司進行非常詳細的盡職調查。

從最一開始的提案,到最後的談判合約條款、實際匯款,投資者平均需要4到6個月。如果我們一次要對3到5位投資者,重複這個過程多次,募資時間很容易就變成9個月。

募資,創業家最大噩夢?

完成一輪募資後18到24個月,下一輪募資又到了,整個過程再次重複。只是下一次的規模會更大,因此壓力更大,也需要跟先前的投資人溝通。

這就是為什麼,對於許多年輕且經驗不足的新創公司創辦人來說,募資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我們的性格天性不喜歡社交活動、不適合不斷認識人、和新投資人交換名片、和不同的人說上數百次相同的故事,那這確實會是創業上非常痛苦的部分。

未來半年,新創將更難以生存

過去幾個月裡,矽谷最著名的創投不斷發出消息,提醒他們投資的公司,未來6個月到1年,將是最近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之一,也許比20年前的網路泡沫或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要嚴重。因為,當時的危機是由單次事件引發,而現在則是由4、5種不同負面因素交織,這讓投資人變得非常、非常保守。

如果平時募資已經非常具有挑戰性,那接下來1年,一切只會更加困難且耗時。因此,對企業創辦人來說,如果公司還有多餘現金,那麼確保現金、儘可能延長未來營運,就非常重要。

公司,就像我們已出世的寶寶。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對所有員工和投資者負責,我們必須帶領公司實現其最終潛力。畢竟,如果孩子已經生出來了、在成長了,我們怎能放棄當一個父母?

或許,在一天結束時,我們會被拒絕50至75次,不斷被告知「這商業模式行不通」、「我們不想投資」,但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已經出生了,我們的公司已經開張了。不管前一晚有多沮喪、多累、多想放棄,明天早上,一切重新開始,我們將繼續拚盡全力,直到這個充滿挑戰的階段結束。

然後下一個挑戰開始。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