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我們只有很少的初始資金,試著找很多創投,但都沒人想投。後來幾次創業(包括這次新創立的PopChill),我們有較多的資源,前期能投入較多資金,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最早開始創業,沒有錢卻又滿懷熱血的感覺。「沒錢」是絕大多數創業者會遇到的問題,畢竟有富爸爸、富媽媽的人是少數,較年輕的創業者多半還未能靠自己的力量累積出財富。有這個問題很正常,你絕對不是少數。

通常,我還是會建議團隊要自己出些錢,在台灣很少有投資者願意投資一個「完全不出錢,只出力」的團隊,自己出資也代表對公司的承諾。建議你還是要由自己和親朋好友籌出創業的第一筆資金。至於金額是多少,要視你要做的題目規模而不同。多數的創業者的起始資金,落在台幣1百萬到數百萬元之間。

縮小起始規模,選擇低資金需求的創業題目

不同的創業題目,需要不同規模的資金支持。如果你想做一個大平台,但是只有很少的資金,成功率會非常低。這不是因為題目選錯,而是題目本身就不是低資金可以做的創業題目。

我會建議,不要選擇「最好」的創業題目,而是一個和自己所擁有資源最匹配的題目。

如果你選了一個低資金需求就能做的題目,但錢還是不夠,你可以再把這個題目分割更細,也許你本來想解決比較大的問題,但你可以先從裡面一小部份的問題下手。你的目標是用很少的資金,先驗證這是否會有一小部份的人真的喜歡用你的服務,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比較可能募得資金,再去解決你真正想解決的「大問題」。

創投一般不會投早期沒資金的新創團隊

一般創投不太會投一個非常早期的團隊。他們每年看數百個案子,只會投其中非常少數,不太可能對一個還沒被市場驗證過的服務,有極強大的信心。

就算創投真的覺得你很棒,由於他們單筆投資金額較高,也很難給予團隊合理的估值(valuation)。假如你的起始資金是1股10元,你自己投資1百萬元,佔10萬股。如果今天真有創投想投資1千萬元。如果他用1股20元,取得了50萬股,那創業團隊瞬間就失去控制權,並不太合理。但如果他用1股2百元,取得了5萬股,雖然你還有控制權,但應該沒有創投會在這麼早期認同你的公司有1股2百元的價值。這就是創投投資的兩難。

邊創業,邊找天使投資人

天使投資人是有較多財富的個人,他們不用對公司和他們自己的投資人交待,一般投資的方式是基於個人喜好,再加上一般投資金額沒這麼大,比較適合沒有資金的新創團隊早期募資。

建議大家在一開始創業,就試著去認識較多的天使投資人,因為多數的天使投資人也不會在一認識你就投錢,他們可能基於一段時間對你的了解,彼此建立信任關係後,才有比較高的機會投資你。因此,我會建議沒有資金的創業者,邊做產品就邊找天使投資人,並且維持讓這些人知道你的創業進度。

至於天使投資人要去那裡找?他們不像創投,靠著Google就能找到Email和電話。你可以試著回想,過去的老闆、朋友、朋友的朋友,有沒有潛在的投資人?在創業的過程中,你也可以不斷投過同在創業的朋友介紹。也有一些天使的組織,你可以向他們毛遂自薦,爭取任何可以跟他們介紹你自己的機會。

貸款創業、比賽賺獎金、接案賺錢?

通常我不建議大家貸款創業,或拿家人的退休金來創業,這樣做的風險真的太高。多數的創業最後都會失敗,那為什麼還要創業呢?我的想像是創業是種歷程,不管最後成功或失敗,你都該享受這個歷程。但如果你是靠著貸款的資金來創業,或拿家人的退休金來創業,你會很難享受這個過程。更糟的是,你可能會因為過大的壓力做錯決定。

很多團隊會靠其他的管道來維持生計,例如靠著參加比賽的獎金,或是接外包案,暫時讓公司得以維持。這些雖然不是好方法,但我的建議是,如果沒有其他的方法,能讓公司活下去的方法就是當下最好的方法。

創業永遠沒有標準的流程和答案,不然所有的創業者都會成功。「沒有錢」不是創業裡面最大的問題,還有其他問題也同樣讓人頭痛,像是「沒有技術能力」、「沒有團隊」、「沒有好產品」、「沒人用產品」…。創業的本身,就是把一件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翻轉成可能。而那個翻轉點,往往有點瘋狂,再加上一點點傻勁。

如果你沒有富爸爸和富媽媽,那只是創業的常態,不該是你創業最大的阻礙。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