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創業。創業是一個探索未知的旅程,過程中我們請教了很多專家,給予關於財務、法律、技術、管理的各種建議,多數建議都非常精準,唯獨有一種建議很不準:預測市場接受度時,專家說的往往是錯的。
當你投入一個產品的開發或推廣時,照理來說,你應該會是對這個產品最了解的人,理論上,你對這個產品的熟悉度會勝過所有專家。而市場的接受度,你該去問的,不是有經驗的創業者、學界老師、顧問,而是使用者本人,只有使用者本人說的才是真的。
實際了解使用者,給他們看貼近真實的產品
產品是否有市場,只有使用者的實際反應算數,這邊說的不是他「口頭」上的反應,而是他實際體驗產品後的反應。這些反應有的適合量化,有的適合質化。以App服務來說,你可以從使用者的留存率、使用時間等量化數據,看出他對這個服務的黏著度,也可以從他對於新功能的建議,得出一些質化指標。
過去創業,我們雖然會在推出服務前試著詢問幾個目標族群使用者的意見,但我們很少做正式的市場調查。因為我們發現使用者很難在沒有看到具體產品前,給出正確的回饋。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會描述一個情境,問使用者在這個情境下,會不會想使用某種服務。不管他當下說會或不會,之後這個產品開發出來,他的使用行為往往和他當初說不同。換句話說,不只產品開發者很難預測使用者行為,連使用者本身,都很難預測自己的行為。
如果一個產品的開發成本很高,雖然事前調查不夠準確,還是該盡可能搜集較多的意見資訊。可以試著把產品圖像化,給使用者看產品的實際畫面,往往會比文字更容易讓使用者想像。
量化數字,往往比質化意見更具意義
我一直很在意資料的搜集,今天1百個人註冊使用,之後的每一天,有多少人回訪?使用者停留多久的時間?他們在哪一個流程中斷?量化數字之所以有很大的意義,除了它好衡量外,代表的是夠多使用者的共同看法,這個是質化意見沒辦法客觀呈現的。
舉例來說,以電商網站來說,1百個人進站,也許只有20個人停留足夠的時間看商品,5個人把商品加入購物車,2個人購買。如果你去問一些使用者的意見,問大家為什麼最後沒有下單。問到的意見可能很零散,每個人講出的原因都不相同,聽多了反而讓你無所適從。但如果仔細去看每一個頁面的流失率和停留時間,你也許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辨識出哪一個環節有最大的改善空間。
在我以往的經驗中,如果專家給你財務、法律、技術上的專業建議,而他真的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那他給的建議通常是對的,也許該認真聽。但如果他給的是使用者的建議,你還是可以聽,但當參考就好,任何一個來自使用者的真實意見,都該給予更高的參考權重。
我自己也蠻常有當業師的機會,以前聽到一些創業題目,忍不住會想「這個應該不會有人用」,這幾年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做這樣的評論。市場不是我說了算,使用者說的才算數。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