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圈裡,常能聽到很多新團隊的創業想法,未來幾年應該會火的創業趨勢,或是最近哪家新公司成功吸引了知名創投,他們如何如何說服對方投資的故事。
但如果有一天角色翻轉,我們的親友來扣門,邀請我們投資他們的創業想法,這時該怎麼做?我們該認真考慮嗎?這可靠嗎?在做出最終決定之前,我們該考慮哪些因素?
前幾天聚餐上,一個朋友拋出了類似問題:
他朋友的朋友A,去年剛從國外回來,創辦了一家新公司。最近幾週,A一直在詢問各方友人,是否有興趣成為他新公司的天使投資人。我這位朋友很感興趣,因為A既聰明,國際人脈也多,並且是一個天生的業務人才,非常擅長推銷想法、願景和夢想。
他猶豫的是,他不確定A的經營理念有多具體和紮實,也不確定他是否可以完全信任A。他見過A幾次,但還不足以將他視為好友。而且,在整個互動過程中,因為A的口才太好了,他根本無從確定A是否有過度推銷自己和他的公司,他也不清楚A的個人想法,以及他的誠信是否可靠。他四處打聽後,發現許多其他聯絡人也對A有著類似印象。
所以他應該怎麼做?他要考慮的重點是什麼?
3個問句,辨識「新創話術」
問句1:有沒有專業領投者?
首先,對於沒有經驗的首次個人投資者來說,最簡單的方法是去問:這輪募資,有沒有專業的領投者?
專業領投者是像創投基金或私募股權這樣的專業投資方。通常,領投者會確認所有的法律和盡職調查,確保所有數字(包括公司業績)可靠且正確,也因此會提供一個估值,而小型(個人)投資者加入的僅是剩下的小部分數額。
專業領投者的加入,會讓整個過程變得更容易。因為已有專業人士完成了所有功課,這些調查也能確保創業方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
如果已經有專業投資者確認,那大可以感到放心;而如果還沒有,那另一種安全的決定方法,是等到專業投資者確定了這輪投入的主要金額,再看看是否還有剩餘空間,可以讓你作為跟投者一起進入。
問句2:是否能夠提供盡職調查資料?
除了他所販售的未來、願景、夢想和熱情,你至少應該詢問公司基本資料、公司現況,以及過去幾年的情況。這包括所有基本資訊,如公司財務、註冊情況、董事會或股東結構,以及任何可以仔細檢查他的「故事」真實性的相關資料。
每一個優秀的業務,都會關注未來的潛力、夢想和遠大的願景,以及它將如何成長和擴展,但這些都還沒有發生。所以,檢核這些「未來願景」並證實他的故事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看看他過去幾年的表現,是否與他所販賣的未來相符。
這是非常基本的功課,理想情況下,你應該在閱讀他公司過去的記錄後感到更自在。如果看完這些資料,你還猶豫不決,那就是一個很大的警訊。
而如果他拒絕給出資料,或給出不同的理由來說服你這不重要,並且自信可以僅憑口才說服所有天使投資人,這可能是一個更大的警訊。
有些不誠實的人,確實會刻意不去接觸像創投那類的專業投資者,也避免投資方去做盡職調查,而是會直接與5至10位經驗很少、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索取哪些文件的個人投資者接洽。這確實很需要小心。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投資者幾乎無法控制或了解公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且可能已經太晚了。
問句3:是否會定期召開股東大會、董事會會議?
這就帶出了最後一點:理想情況下,在不久的將來,一旦公司穩定,就應該定期召開股東大會,或者至少每季或每幾個月召開一次董事會會議。
即使這些早期的個人天使投資人中,有些人僅有少數的股份,但從法律上講,他們仍然應該每隔幾個月就了解公司的所有基本財務狀況和數字,並有機會與創辦人或創始團隊碰面,以了解所有最新進度。換個角度想,一旦你投資了,對方幾乎就像是你每隔幾個月就會見到的家人。
這是你可以用錢信任的家族成員嗎?你的直覺反應是否有告訴你他誠實、公開透明、可靠?你是否可以每隔幾個月跟他見一次面,並相信他們報告的每一個字,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肯定沒有時間檢查他們所說的每件事、每一張簡報、每一句話。
基本上最重要的是,在做完這些功課後,你是否足夠信任他,以至於你可以想像自己每隔幾個月就會開心地跟他了解近況?還是在做了功課,盡職調查,和他談了很多話,你還是覺得他可能是過度推銷,不靠譜,依然猶豫不決?到那時,相信你的感受,答案應該很清楚了。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