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本想放輕鬆過個好年,沒想到疫情又緊張了起來!艾倫除了盯著台灣新聞,關心桃醫染疫的後續發展。也不時檢查自己的信箱,看看疫苗接種通知來了沒,每天陷入要打還是不打的煩惱之中。

就在這時候,新加坡聯合領導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教育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1月22日在記者會宣布:華人農曆新年到餐館撈魚生時,食客必須全程戴著口罩,不能像往常一樣邊撈邊說吉祥話,避免口沫橫飛傳染病毒。他還表示,政府將嚴格執行規定,確保餐廳和食客不違規。

這個行政命令一出來,全城譁然,撈魚生不邊撈邊喊吉祥話,那還叫撈魚生嗎?雖然如此,新加坡本地人還是搬出他們的口頭禪:「Don’t play play!」別跟政府開玩笑,別跟自己的錢包過不去。難保撈魚生喊到一半,偽裝成服務生的社交距離監管大使忽然跳出來開罰單。

菜撈得高,是步步高陞;菜撈得亂,是遍地黃金

撈魚生是什麼?艾倫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是重大節日,過新年的習俗,全球華人大同小異。唯獨星馬地區的華人,獨創了「撈魚生」這個節慶活動。按照星國政府的邏輯,恐怕要列為下一個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

艾倫十幾年前第一次來新加坡過年,上餐館吃飯時,看到隔壁一桌人,拿著老長的筷子,大吼大叫地把一盤沙拉撈得滿桌狼藉,然後服務生笑吟吟地來收拾乾淨後再開始上菜。當時艾倫真的看傻了,這是哪門子的年菜?

後來新加坡友人才介紹了撈魚生這道動作重於內容的菜餚。理論上來說,撈魚生是一道菜,餐廳裡的菜單上通常寫的是「發財魚生」或「七彩魚生」,英文翻譯過來就是Chinese New Year raw fish salad。但這道菜重點在「撈起」(lo hei,粵語發音),它不僅僅是一道沙拉端上桌那麼簡單,而是一套充滿年味的「撈魚生」風俗。服務生上菜時,每放一種食材就會說一句代表那種食材的吉祥話。然後滿桌的人會站起來,一起用筷子將魚生撈起來,一邊大喊:「撈啊!發啊!」撈的時候,把菜撈得越高越好,寓意步步高陞,也要撈得滿桌狼藉,表徵遍地黃金,福運滿滿!

究竟「撈魚生」的SOP是什麼呢?新加坡著名景點牛車水美食街曾製作過撈魚生的小手冊,教遊客撈魚生的步驟:

其實撈魚生食材不外乎取其諧音寓意來討個吉利,不一定非要照這個規矩來,不喜歡吃生魚片、改放鮑魚片的也大有人在。如果不是在外面餐廳撈魚生,自家人就放自己喜歡吃的食材,吉祥話照樣滿口溜,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同前面說的,重點在「撈」這個動作,越撈越發。尤其小孩最愛這道年菜,撈得滿桌滿地,大人不但不會罵,還笑嘻嘻地說撈得好!至於你問艾倫,這道菜到底好不好吃呢?都撈得滿桌狼藉了,大家多是象徵性吃一點,把運氣吃進去就成了,誰還管好不好吃呢!

在家裡撈魚生,一家人怎麼邊撈邊說祝賀詞,關起門來誰也管不著。但若是在外吃個尾牙或親朋好友春節聚餐,問題就來了,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著想,服務生把食材拿來,戴著口罩閉著嘴,拿起生魚片,比一比放進去,再默默把把開運食物一一倒進去,最後大家拿長筷子,我看你你看我地安靜撈個滿桌。這麼癟氣的開場默劇,這尾牙還吃得起來嗎?

吉祥話「只能播、不能講」

但新加坡人的腦筋跟幽默真的是你想不到的,政府新規定宣布不到幾天,國會議長陳川仁就在Facebook上PO了一則貼文,這則貼文指向一個應用網站,打開網站會看到滿滿的祝賀詞,每按一個祝賀詞,手機就會放出預先錄製好的祝賀聲音。比如一按「年年有餘」,喇叭就大聲喊出:「年年有餘」,總共14個祝賀詞,最後加上一句HUAT AH!(發啦)


如此一來,服務生在執行撈魚生的SOP時,就可以用手機取代人口,大聲喊出(按下去)一連串的吉祥話。最後大家撈魚生時,每個人還可以拿出手機,轉到HUAT AH!的單獨頁面喊個不停。


點進這個網站,艾倫實在是對於星國人民窮則變變則通的幽默,感到敬佩啊!

而這個網站還有一個選項:YAMSENG。星馬地區宴會上最有趣的一項特色就是敬酒,他們稱之為「yam seng」,「yam seng」其實是廣東話,中文是「飲勝」,是喝完的意思,也就是乾杯啦!不管是結婚喜宴還是一般宴會,到了要敬酒的時候,眾人要齊喊「yam seng」,聲音要大、第一個字「yam」要盡量拖長音。大聲的「yam~~~~~~~~~~~~~seng」,而且重複3次,大家才舉杯齊飲。


「yam seng」儀式通常是整場宴會的高潮。而在這個網站上,切換到YAMSENG的頁面後,用一根手指觸碰黑框內的區域,網站就會發出「Yaaaaaaam」的聲音。若用兩根手指一起觸碰黑框內,就能模擬很多人一起說「Yamyamyamyamyam」的聲音。YAM的時間足夠長了,就可以停止觸碰手機介面,網站就會應時地發出一聲響亮的「SENG!」如果每個人都拿出手機來按,聲音此起彼落,場面應該也是很壯觀!只不過,戴著口罩做這件事,艾倫一想到這個畫面,還是不禁啞然失笑。

年節將至,艾倫的小公司也不能免俗的舉辦了尾牙。一開場撈魚生,艾倫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按個痛快,大家也喜樂洋洋,反而成了疫情下過新年的新樂趣!

假期僅兩天,照樣年味濃厚

說到過年,大部分的台灣朋友最喜歡問的是,新加坡春節的氣息濃厚嗎?會這樣問的,大多認為新加坡是講英文洋化的國家,雖然華人多,但可能已經丟掉不少傳統習俗了。會這樣想,你可能就錯了!

新加坡過年的假期很短,國定假期只有初一初二兩天。但是打從耶誕節的燈熄了之後,馬上換擋進入春節模式,今年各家商場省預算,直接把聖誕樹上的裝飾換成了中式掛飾。牛車水的牛年燈飾也馬上登場。

各廣播電台,除了自家DJ會錄製今年自己寫的新年歌外,上車一打開收音機,每個節目也是新年歌播不停。艾倫從小到大聽過的新年歌不外恭喜發財,財神到那幾首。來到這裡,簡直聽不完。更絕的是,艾倫兩個在唸小學的小孩,每年到這個時候,學校一定會教一首新年歌,還當作作業,要他們回家唱給長輩聽才過關。

另外,新加坡非常時興拜年的文化,假期才短短兩天,大部分長輩都用來拜年了。而且拜年時必在小提袋裡備好兩顆桔子,取其「桔」有「吉」之意,廣東話中「柑」與「金」同音,送桔子有送吉祥、送財運的意思。而兩個桔子的雙數有吉祥寓意,兩個桔子代表好事成雙。臨走時,主人家一定會回贈客人兩只桔子,彼此祝福。艾倫就曾經搞笑地想在兩顆桔子上做記號,看看它們會不會去旅行一趟又回到自己手上。

在台灣已快消失的紅包文化,在新加坡仍然是過年的重要戲碼,親朋好友來家裡拜年,若對方有小孩,總得準備好紅包(通常是2元新幣),包給對方,祝福身體健康學業進步。艾倫的小孩也是在過年期間紅包收得不亦樂乎。各大企業也會提早印好企業形象的紅包,當作贈品趁機宣傳。

讀到這裡,你還會覺得新加坡的年味不夠嗎?將來有機會恢復旅行時,艾倫建議大家來新加坡試試看撈魚生,吃吃這裡的年餅,過一個不一樣的新加坡年!

責任編輯:李頤欣